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名画百科

黄公望山水画《丹崖玉树图》作品欣赏

时间:2018-11-29来源:作者: 点击:

《丹崖玉树图》为黄公望的晚年之作。1959年,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在筹划一项书画展时,无意间发现了黄公望的一幅画。

丹崖玉树图

元四家黄公望《丹崖玉树图》作品欣赏

名 称:丹崖玉树图

作 家:黄公望

创作年份:清代

作品分类:中国山水画

材 质:纸本,设色

尺 寸:纵101.3厘米,横43.8厘米

文物原藏:故宫旧藏

文物现藏:故宫博物院藏

《丹崖玉树图》-简介

《丹崖玉树图》经专家鉴定,这幅画便是其浅绛山水画的代表作《丹崖玉树图》。本图无作者款印,由图中时人张翥的题款“一峰居士精神健,此笔前生应画师”可知此图为黄公望所作。另有陆行直、王国器、徐霖、无名氏等多处题款。裱边有明董其昌二跋,清潘亦隽一跋。此画曾被董其昌、张见阳收藏。

《丹崖玉树图》-历史文化

元代中期以后,以“元四家”的崛起为标志,文人山水画发展到完全成熟的境地,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大宗,从此代表了整个元代绘画的时代精神。黄公望,号大痴道人,为“元四家”中年龄最长者,在山水画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推为“元四家之冠”。其绘画受赵孟頫、荆浩、关仝、李成的影响,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喜用书法中的草籀之法,笔意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对明清山水画影响极大,许多作品被后人当做范本临习。由黄公望创立的浅绛山水,在元代渐为流行,它与唐代的青绿重彩山水及从中脱胎而出的五代、两宋之水墨山水各放异彩,此后则三管齐下,形成中国山水画的三大重要表现形式。

《丹崖玉树图》-赏析

《丹崖玉树图》最能代表黄公望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突出成就,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学董源、巨然一路的画作。《丹崖玉树图》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幅。图中山峦重叠,高松杂树遍布于窠石坡岸之上,梵寺仙观掩映于山石林木之中,若隐若现,点缀左右。山下林木葱郁,坡石相间,一位老者正策杖徐行,溪桥横卧,净水流深,一派幽远浑融的景象。整幅画中群山积翠,层峦叠嶂,颇有宋画宏大的气势。近处长松用长线条勾轮廓,然后皴鳞片、勾松针。其余杂树或圈、或点,皆温润柔和,无强悍之气和奇峭之笔。山石多采用平缓圆浑的山体结构,长短披麻皴兼施,先以淡墨勾皴,再用浓墨点苔,层层提醒。景往后移,丘壑连绵,远树含烟。整幅画面设色淡雅,苍然浑秀,体现了画家寄情于景、寄乐于画的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那份独有的笔墨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丹崖玉树图》构图甚繁,用笔却甚简。画面下方留有大部分空白,山石少皴或不皴,与全皴的乱石形成对比,愈显画面之空灵而充实。设色浅绛,淡冶秀雅,笔法松秀。在笔法上,变宋人的繁缛缜密为简括松秀,减弱水墨刻画,改以勾皴为主,略加渲染,生动地表现出了江南山峦质地松软、平淡秀逸的特点。正如清代画家恽寿平所说:“其皴点多而墨不费。”由此在深厚中透出清虚疏宕的气韵。黄公望的这种浅绛山水画法不仅发展了董源、巨然的山水画传统,表现出江南清丽明洁的山色,也符合元人洒脱超逸的审美观,为后世所崇尚和发扬。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