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名画百科

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赏析

时间:2018-11-29来源:作者: 点击: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传世名作,同时也是联合国会议大厅里永久陈列的一幅画,作品完成于1937年。《格尔尼卡》很有名,大到美术史,小到中小学的美术课本都有专门介绍。

  画作:格尔尼卡,画家:毕加索

1937年4月的某一天,在巴黎躲避战乱的毕加索听到了一个消息:西班牙美丽的商业小镇格尔尼卡镇被德国轰炸机炸成了一片废墟,当时街上满是人群,镇上无辜的居民惨遭屠杀。毕加索对这一野蛮暴行感到震惊,使他本来就忧郁的情绪转化为满腔愤怒。毕加索决定用画笔作武器,揭露这一令人发指的野蛮行径。

有意思的是,毕加索这幅关于战争题材作品《格尔尼卡》的表现手法,在以前的绘画中找不到相似的例子。如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戈雅的《五月三日的马德里》等表现战争场面的作品,都是用写实手法描绘的,用来记录历史和再现历史。这种现实主义手法是时代公认的手法,是描绘大型战争场面的楷模。可是毕加索一反常态,采用了抽象的象征表现手法。《格尔尼卡》完成后在欧洲巡回展出,没有受到任何指责,而且获得了广泛的赞扬。

要知道抽象主义和立体主义在当时刚刚流行不久,只有小范围的少数人清楚它是怎么一回事。可以说,立体主义绘画就是毕加索开创的。在这之前毕加索本人也没有用抽象手法或象征手法正式画过如此严肃的题材、如此巨大的作品。直到今天,西方人也不一定完全能够接受抽象绘画。抽象绘画的产生提出了“艺术不一定是美的”命题。这一命题或主张,标志着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彻底决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不正是那不折不扣的现代主义的表现意图吗?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并没有从唤醒或号召人们武装反抗的角度人手,也没有从谴责和抗议的角度去创作,而是从“悲哀”、“悲伤”、“惊恐”、“痛苦”的角度去表现。虽然这样符合毕加索的性格,但是从美术史的范畴来看不能不说是一个大胆的举动。毕加索在创作过程中写过一首诗很能说明《格尔尼卡》的基调:“……孩子的哭声,女人的哭声,鸟儿的哭声,花儿的哭声,木料和石头的哭声,还有床、椅子、窗帘、瓶罐、猫、纸等的哭声,相互缠绕的气味的哭声……”毕加索从人情味的诗意的角度,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表现战争的残酷,这些都是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我在欣赏《格尔尼卡》时,常常想到一些问题。西方人在接受一个文化事件时,确实具有宽容大度的胸怀,他们很尊重艺术家的才华和人格。我们抛开作品的效果不说,绘画艺术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画家个人象牙塔中的东西,你怎么表现,你怎么探索是你自己的事。立体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更是远离现实生活,作为公众艺术,作为反法西斯的具有政治倾向和针对性的作品,作为一件重要作品,观众还会这样理解?政府还能这样理解?作为画家,谁又能这样表现,谁敢这样表现?如果不是毕加索,确实难以想象。

毕加索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毕加索清楚他的使命,并且有能力完成他的使命。毕加索只有通过创造才能赢得他作为生存的权利。当然,艺术创造还取决于艺术家的人格和魄力。我感觉,艺术家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你应该做什么?你做了什么?艺术家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改变着社会。西方人对艺术的宽容大度其实是尊重艺术规律的表现。

当然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格尔尼卡》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我是中国人,更何况艺术作品本来就是供人感觉的。西方美术史家贡布里希说:“就艺术的历史而言,我们必须承认艺术史的主题是艺术家本人,而不是某种民族或风格的结合体。”一部绘画史,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可以看做是风格演变的历史。时代在变,文化在变,人的审美趣味在变,绘画艺术自然也在变,我们有什么理由要墨守成规?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好的了解到毕加索以及《格尔尼卡》。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

毕加索经典抽象画《格尔尼卡》

毕加索经典抽象画《格尔尼卡》

发布时间: 2016-11-07 19:15:42

毕加索作品:灯下的静物

毕加索作品:灯下的静物

发布时间: 2016-11-02 22:16:23

毕加索抽象画作品:《静物 酒瓶》

毕加索抽象画作品:《静物 酒瓶》

发布时间: 2016-11-07 18: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