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向日葵的作品广为人知,其实他笔下的乡间劳动风景作品也是相当值得一赏的,下面为大家介绍部分相关作品!
梵高风景画:麦田上的鸦群
《麦田上的鸦群》是梵高临死前的几幅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法国瓦兹河上奥维尔镇周围乡下麦田的情景。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也许这幅画是作者在极力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压抑,就如画面上的麦田别乌鸦压住的感觉,金黄色的麦田表现出勃勃的生机,亦如作者内心生的欲望。看到这幅画给人以震撼的感受,它在表达着一种思想,也在宣泄着这种悲剧的情感。
梵高乡间风景画:播种者 1888年6月画布,油彩,54厘米X65厘米,欧特娄•克罗勒——米勒国立博物馆
梵高使用了强烈黄蓝对比色来表现夕阳下的麦田景观。开阔的前景和紧实的背景,呈现出后退延伸的效果。农夫的姿态和位置与地面上的土沟,形成上下动势的平衡。画面的构成是罕见的斜向,树与人物突出地画在前面,把太阳画成柠檬色的大圆盘.这种构图法应该是得益于日本版画,一种纯平面的写意.黄绿色的天空飘着粉红色的云,地面是淡紫色,而树与人则使用鲜丽的蓝黑色与褐色.这幅画对色彩的象征性用法以及大胆的构图法,对主题浑然一体的表达,成为勘称极品的佳作。
梵高乡间风景画《麦田与柏树》
在圣雷米时期的梵高,将创作的重心转移到形体的表现上。本幅画没有鲜明色彩的对比,取而代之的是曲线所构成的扭动形体。丝柏就是他所钟情的主题之一,在他的眼中,丝柏树具有“天生的表现力”。他将丝柏树神秘的暗色当成是音乐中的一个个音符,是绘画与音乐这两门艺术之间相通的神秘之门,使他为此着迷。丝柏树常常使梵高联想到埃及的方尖碑。在他的心目中,常与神秘和死亡相联系的丝柏树与象征幸福与富裕的向日葵成为鲜明的对比,具有等同的地位。
梵高乡间风景画《午间休息(临摹米勒)》
米勒是法国最伟大的田园画家,一位现实主义大师。梵高一向对米勒推崇备至,他对米勒的敬仰终生未改。梵高像米勒一样关注世人疾苦,内心蕴藏着深厚的爱,并借助作品来传达爱。梵高对米勒画作的临摹和再创作,人们能够体会到二者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表现手法,也能看出两种绘画风格的鲜明对照。从两两对应的作品中,既可以领略梵高是如何将米勒的简练、朴素、凝重演绎成梵高的色彩鲜明、生气勃勃、狂野奔放。
梵高乡间风景画《有云雀的麦田》
这种只属于凡高一人的金黄色麦田,透视了整个天空,而再由天空透视了我们的视觉以及心灵的波动。麦田与天空是相互透视出来的精神的丰满和心灵的自由。不管是来自于印象派的点彩还是透视法,都被他的精神的狂热带动到很辽阔的境界去。
梵高乡间风景画《收割中的田园风景》1888年画布,油彩,73厘米X92厘米,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
1888年2月,凡高在朋友推荐下来到法国南部小城 -阿尔,并很快爱上了这儿。猛烈的阳光和刺目的麦 田使他 “疯狂”。创作进入了高峰。虽受法国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影响。但他的作品已极具个性,这源自其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性格。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他不满足于只是理性的 “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要借助绘画 “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引号中的是凡高的原话)。这幅画采用较传统的写实风格,整个画面笼罩在暖色调中。远景的处理,使得画面产生平远的效果。
以上作品,希望大家喜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更多相关作品,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