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薄行诗意图》轴,清乾隆,郎世宁、方琮绘,绢本,设色,纵424厘米,横348.5厘米。
本幅有于敏中墨题,款识:“御制丛薄行,臣于敏中奉勅敬书。”
17世纪初,新疆回部首领大、小和卓木兄弟搞分裂,其反叛行为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坚决镇压。与此同时,与回部相邻的布鲁特部派出使臣觐见乾隆皇帝,表示对清政府的归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九月初三日,布鲁特使臣来到了木兰阿济格纠围场,向正在那里围猎的乾隆皇帝称臣。他们的归顺无疑削弱了和卓木兄弟的反清势力,对促进清军围剿回部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因此,乾隆皇帝对他们的归降极其重视,不仅在山庄内多次赐宴、赏灯、观烟火,还破例让这些未经出痘的使臣随驾进京。
根据于敏中为乾隆皇帝代笔所书《丛薄行》而知,此图描绘的是乾隆皇帝在围场狩猎后接见布鲁特使臣时,索伦侍卫贝多尔将徒手生擒的幼虎敬献给他的情景。此图场面宏大繁复而又具体入微。时年48岁的乾隆皇帝斜背箭袋坐于马上,气宇轩昂,来自布鲁特的使臣们则心存畏惧地恭立一旁。乾隆皇帝及使臣们具有肖像画的特征,是研究清代宫廷历史以及民族史的重要资料。此图作为乾隆皇帝凭借国威降服四方和赞誉侍卫骁勇之作,曾在西苑瀛台听鸿楼下的东墙处悬挂。
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次年抵达澳门,起汉名郎世宁,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郎世宁在清宫廷内为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于敏中(1714-1780年),字叔子,号耐圃,江苏金坛人。乾隆朝状元。曾历任内阁学士,兵部、刑部、户部侍郎,军机大臣等职,颇受乾隆皇帝的信任,又授文华殿大学士衔,任上书房总师傅,《四库全书》馆总裁。于敏中聪颖过人,乾隆御制诗多有由他聆听后笔录定稿。因久参机要,与外官相勾结,收受贿赂甚多。后因病卒。著有《国朝宫史》、《素余堂集》。 阿济格(1605—1651年),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宗室将领。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和十一年(1626年)从征察哈尔部、巴林部、扎鲁特部,因功封贝勒。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同二贝勒阿敏征朝鲜,克五城。五月,同皇太极征明,攻宁远。天聪六年(1632年),败察哈尔林丹汗,统左翼及蒙古兵略大同、宣府。清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多罗武英郡王。多次领军攻打明军及农民军。顺治元年(1644年),晋封和硕英亲王,任靖远大将军。顺治八年(1601年),乘多尔衮卒,与其子劳亲合军“为乱”,被幽禁。十月,欲于禁所举火,被赐死。 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相貌形神的绘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中国的肖像画传统称谓有“传神”或“写真”,它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划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BR> 紫禁城西侧的皇家园林,明清皆称西苑。东至紫禁城、景山以外,北、西、南三面皆抵皇城。面积约为紫禁城的6倍,是在金、元两代皇家园林的基础上经营而成。中心地带为南、中、北三海的广阔水域,水面相连通,四周建有大量园林建筑。其中保持较完整的有南海瀛台建筑群(清晚期幽禁光绪帝之处);北岸流水音、流杯亭、丰泽园、静谷等处;以及北海团城、琼岛、太液池东岸和北岸建筑群。现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中南海为中央政府办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