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卷,明,董其昌绘,纸本,墨笔,纵23.3厘米,横200.6厘米。
自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滞归期。玄宰。”钤“宗伯学士”、“董氏玄宰”印。
鉴藏印钤“石渠宝笈”、“乾清宫鑑藏宝”、“乾隆鑑赏”、“三希堂精鉴玺”等。
画卷中山峦起伏,河湖穿插,屋舍散布其间。董其昌作画往往着力于笔墨技巧的全面展示,而于位置经营等方面并不经意,此卷亦然。在这幅作品中,有多种笔墨技法交互使用的痕迹,远山平缓用披麻皴法,依稀有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笔意。近景的房舍溪桥以及点苔等用笔钝拙,又似沈周。画面整体墨色浑厚苍润,层次丰富。
画面所题诗句节录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一诗,但最后一句略作改动,原句为“谈笑无还期”。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清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中国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由乾隆皇帝命令大臣编纂,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书中收录的均为清朝宫廷所藏之书画作品。 清高宗内府所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称为希世之珍,并藏在养心殿“温室”,颜曰“三希堂”。<BR> 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相传汉代严子陵曾耕钓于此,因而有名,又称“严陵山”。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居吴门,父亲恒古、伯父贞吉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一生布衣,优游林下,为人敦厚,笃于友谊,性情随和,胸襟磊落,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40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其成熟时期的山水,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或简略,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藏巧。他开创了“吴派”画风,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唐代画家、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他画山水能吸收众家之妙,有接近李思训的青绿山水,也有“踪似吴生(道子)而风致标格特出”的山水松石。其水墨画尤为人称许,与张璪、项容等同为早期水墨画家。王维亦能画人物及佛像。明代董其昌创立“南北宗论”时,把王维推为南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