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欣赏

谢时臣策杖寻幽图轴美术作品

时间:2020-11-24来源:作者: 点击:
【谢时臣策杖寻幽图轴】<style>.lemma-word-new{border-bottom: 1px dashed #AD8959;color: inherit;}</style>

  《策杖寻幽图》轴,明,谢时臣绘,纸本,墨笔,纵84.9厘米,横31.3厘米。
  本幅左下方有画家款识:“六十翁谢时臣写,时丙午秋日。”钤朱文“谢氏思忠”印。画面上方有同时人文嘉、钱谷的题诗及钤印。
  图中山峰巍峨耸峙,中间一条溪流将画面大体分为左右两段。山谷溪流上的桥梁暗示两山间道路畅通,画左林木掩映下一文士拄杖沿山路走来,点明“寻幽”主题。谢时臣的部分作品皆自题是仿元王蒙笔法而作,如南京博物院藏正德十二年(1517年)《仿王蒙山水图》、故宫藏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溪亭逸思图》和上海博物馆藏《江山胜览图》等。上述作品都是他相对较早的作品,表明王蒙在谢时臣画风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该图是谢时臣60岁时所作(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在山石结构、笔墨皴法上还可以看到王蒙的影子,但与王蒙典型的精细密集的牛毛皴相比,图中山石皴法粗短松动,则明显是受到了沈周的影响所致。该画整体感强,皴法晕染能很好地融入到山石整体的结构之中,构图饱满,笔墨苍润,体现出画家融合前人笔墨创造自己风格的努力。
  谢时臣(1487—1567年后),字思忠,号樗仙,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承袭了文、沈画派的文人传统,不仅善画,而且能诗词,工书法。强调画面中文学修养和意趣等画外功夫的表达,而在绘画技法上则能兼吴派的沈周和浙派的戴进、吴伟之长,出笔有魄力,“长卷巨幛,纵横自如”,作品既有恢弘的气势,又不失清新秀润,同时也注意克服剑拔弩张的刻露之病。谢氏还长于画水,江潮湖海,俱见其妙。实际上,谢时臣的绘画是对吴派、浙派两家山水的一种扬弃,他也因独具个性的画风而成为明代中叶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重要画家。    文嘉(1501—1583年),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次子。官和州学政。工诗文书画,继承家学,又以多见古人名迹,故其画作能脱去习俗。著《和州诗》。<br>  <br>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曾作过元朝小官,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入明,曾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死于狱中。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为“元四大家”之一。《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山水画皴法之一,由披麻皴演变而来,因状如牛毛而得名。元代王蒙善用此法。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居吴门,父亲恒古、伯父贞吉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一生布衣,优游林下,为人敦厚,笃于友谊,性情随和,胸襟磊落,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40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其成熟时期的山水,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或简略,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藏巧。他开创了“吴派”画风,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

明 谢时臣 虎阜春晴图 纸本 赏析

明 谢时臣 虎阜春晴图 纸本 赏析

发布时间: 2020-08-02 14:29:56

明 谢时臣 仿王蒙山水图 高清大图下载

明 谢时臣 仿王蒙山水图 高清大图下载

发布时间: 2020-05-31 14:32:44

明 文徵明 溪桥策杖图轴纸本95.8x48.7

明 文徵明 溪桥策杖图轴纸本95.8x48.7

发布时间: 2020-04-14 16:15:33

张大千作品: 策杖高士  高清山水画下载

张大千作品: 策杖高士 高清山水画下载

发布时间: 2017-05-05 15:40:52

宋 马远 溪桥策杖图高清大图欣赏

宋 马远 溪桥策杖图高清大图欣赏

发布时间: 2019-07-15 16: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