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轴,明,吴伟绘,绢本,设色,纵138.6厘米,横81厘米。
作品描绘古树下一仙人笑容可掬,手展太极画卷,人物的表情和姿态妙趣横生。以泼墨法画成,行笔迅疾畅快,水墨淋漓。
吴伟的水墨写意人物继承了梁楷遗法。吴伟个性强烈,为人以狂放出名,宁可浪迹江湖,也不愿为礼法所囿,在作品中也有他玩世不恭、狂傲不羁的性格显现。
画面左下角画家自题曰:“小仙。”下钤“小仙吴伟”朱文印。该图曾被严嵩收藏,文嘉《钤书堂书画记》中有记载。
吴伟(1459—1508年),字士英,又字次翁,号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汉)人。一生经历了几次从宫廷画家转为职业画家的过程。幼岁家道破落,被湖广左布政使钱昕收养,即学绘画。17岁至南京,受到公卿士大夫器重,声誉渐著。20多岁时游京师,应召入宫,宪宗授以锦衣卫镇抚,待诏仁智殿,因个性倔强,不事权贵,不久即放归南都,在金陵一带藉画谋生。30余岁孝宗登位时,二次征召入宫,待遇更高,授官锦衣百户,御赐“画状元”印,并恩准荣归老家武昌祭祖,在京赐西街府第,但他不耐拘束的性格和对官场的认识,使其在入宫两年后即“称疾归,居金陵秦淮上” (明·何乔远《名山藏》),继续过着自由自在的职业画家生活。武宗继位后,于正德三年(1508年)再次召他入宫,他却因饮酒过度而猝死,年仅50岁。吴伟恃才负气,放浪形骸,喜剧饮狎妓,常短褐垢脸,故创作也多狂放之迹。擅长山水、人物,山水承戴进衣钵,主宗南宋“院体”,更趋粗简放逸,也有融诸家之长的集大成面貌。人物画早年以工笔白描法为主,承北宋李公麟传统,后出现一路粗笔画法,呈水墨写意面貌,其源出自南宋马、夏和梁楷“减笔画”。他是继戴进之后的“浙派”大家,以粗劲纵横之笔,挥洒淋漓之墨,进一步发展了雄健豪放之风,增强了力度、动感和气势,“浙派”后学主要宗法吴伟画风,故又有“江夏派”之称。 中国画水墨技法之一种,相传唐代王墨(又名王默、王冶)始用,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记:“王墨者,不知何许人,亦不知其名,善泼墨画山水,时人故谓之王墨。……凡欲画图障,先饮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皆谓奇异也。”后世不断发展,使水墨泼在纸绢上,依仗豪放笔势的渲染和水墨的自然晕渗,能塑造出仿佛自然天成的形象,“泼墨法”遂见成熟。 南宋画家。祖上为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工画人物、佛道、鬼神,兼善山水、花鸟。曾为画院待诏,并赐佩金带。但其性格豪放不羁,不耐画院规矩,将金带悬壁而去,人称“梁疯子”。画法有“细笔”、“减笔”两种,而概括飘逸的减笔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严嵩(1480—1565年),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又字介溪。弘治进士,初授编修。曾因病退居家中读书10年,善文辞。还朝进侍讲,国子监祭酒。嘉靖初,累进南京礼部尚书。因善迎帝信道教之意,加太子太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不久帝因“壬寅宫变”避居西苑,严嵩侍值西苑板房,未尝休沐,帝以其勤,又善写斋醮之奇词,加太子太傅,曾两度任首辅,兼吏部尚书。子严世蕃为“尚宝少卿,横行公卿间”,后进至太常卿,益骄纵。父子贪污纳贿,排除异已。严嵩媚上窃权,甚至设法激怒皇帝,杀害正直功臣。后积恶甚多,帝有所觉,经御史邹应龙以确凿之罪证劾严氏父子,最后严世蕃被杀,严嵩被革职、抄家,老病而死。《明史》严嵩入《奸臣传》。 文嘉(1501—1583年),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次子。官和州学政。工诗文书画,继承家学,又以多见古人名迹,故其画作能脱去习俗。著《和州诗》。<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