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法用笔是传统“六法”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是关于绘画用笔的问题,也是运用“线”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骨力、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因此,“骨”便是指“线”的力度与变化,以及整幅画的“骨架”。
【李成水墨山水画《茂林远岫图》】
中国画表现山石的基本技法就是皴、擦、渲染。先皴石的外形轮廓以及轮廓以内山石的不平纹理。所谓皴,就是山石结构的纹理线条;擦是指在山石轮廓线旁擦出不规则的墨痕,增加山石的粗糙感;渲染,就是用浓淡墨染出山石凹凸不平的阴阳面,增加山石质感和明暗。
骨法用笔中传统皴法有许多种类,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米点皴、云头皴、马牙皴、拖泥带水皴等,但在实际生活中,山石质地是多种多样的,山石纹理和风貌也是丰富的,所以单一的皴法往往不能满足表现上的需要,故而常将多种皴法结合使用。
山石结构
历代画家根据山石的地质结构和外形状态而创造了表现程式,随着自然界的变迁和绘画技法的演进,传统的皴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更具真实感和现代感。唐以前,山水画中的山石是“空勾无皴”的。到五代、北宋时期画家们才开始使用皴法,前人经过对自然界山石的长期观察、体验和积累,终于总结出表现山水纹理、质感、体面关系的造型手段。这是山水画的一大发展。我们今天画山石结构时,除了要对大自然进行更切实的观察和写生外,也应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造型手法。现代山水已不受传统山水画的约束,在山石结构与画面构成上有很大的突破,更讲究线条的节奏韵律和张力,注重视觉效果是现代山水画的本质。
树木写生技法
古人画树一般先画枯树,因为枯树的出枝、穿插、组织结构清楚。不过,我们近代画家画树已打破陈规,可以先画部分树叶或先用墨点出树丛、树林的层次,然后再画树干和树枝。初学画时应先学画树的主干,后画次干,再写小枝,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经过一定时间的写生练习之后,自然会抓住物体的特征规律,线条也能做到简略扼要。“画从真中来,不受真所限”。意思是在大自然中学习,要经过自己的消化,才能得心应手地随意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