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的对比色画法完全是用强烈的色彩效果画出来的。将最浓艳的颜色同时用画笔或调色刀画上去,再用调色刀迅速把颜色刮下,使其只留下薄薄的色彩效果。然后,用相对的补色或灰色对这种强烈的色调加以缓和。
油画对比色画法
这种起初太粗俗的色彩,可以通过覆盖各种对比色(不要用力混合)使之变得优雅,这样,就得到了和谐的效果。使初学者感到惊奇的是,最暖的色调多么迅速和容易地转而变成冷色调,最强烈的色彩又能转而变弱。如果作品有变弱的预兆,就必须从起初的强烈色彩重新开始,一定要果断地使用最强烈的对比色,即最暖的或最冷的色调,然后,再使其关系谐调,而不减弱其原有色彩效果,这里是用较大的色度变化相连或间隔对比来达到某种效果的。运用对比色画法,能使油画家获得非凡的能力和快速的作画技巧。
尽管印象派塑造的形体及其特有的色彩都服从于对象整体的瞬间感觉,但是当今的画家却是用对比色彩,从单个强烈的色彩开始作画的。比方说,一个画家被某种鲜艳的蓝色物所吸引,于是就寻找它的对比物,并根据仔细估计的对比色画出他的画;同时还小心地进行对比试验,注意不使这一色彩的品质由于在画中涂改太多而受到损害。为此画家把一些着色的纸片或其他材料暂时放在画的一些部位上,以揣摩他所考虑的某种色彩效果。这样,画家就可以用绿色衣服代替红色衣服等,来检验其效果,而不损害画面。在对比色油画技法中,“Valeurs”即艳丽无比的色彩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由单调和粗俗的对比色发展为十分和谐的绘画整体,其效果颇为微妙。每种色彩的位置可逐一根据其浓淡和整体的需要仔细地加以考虑,这样,画面就成为一个统一体。通过色彩冷暖对比的变化可获得最美的效果,犹如肤色中较暖的红色脸颊与鲜艳的冷红色嘴唇之对比。
不言而喻,任何对色彩敏感的画家都知道如何安排所有的色彩,以便它们能融合成主色调。
今天,许多油画家追求一种像壁画那样平涂的明亮无光的效果,他们故意用这种方法作画。寻求一种粗放的平涂的总体色彩效果,而避免让一些亮和暗的局部显得突出。浅色的底子,如棉布上的白垩底子,常用赭石着色,给对比色画法提供了条件。用很少变化的色彩概括地作画,如可能一两天内趁湿将画完成。
流动性很大的调色液,例如含有少量罂粟油的松节油,还有精炼的石油产品,纯净的对二甲苯、萘烷和其他的香精油都为画家所使用,因此画家使用颜料几乎就像画水彩画那样。显然,采取对比色画法时必须非常节制地使用调色液,这些调色液会对颜料起强烈的稀释作用。许多人还使用这样一种技巧,即用调色刀把厚涂的颜料刮掉,以便在这平薄的色彩上画出新的丰富的色调。
不合意的色调同样可以用调色刀除去,但不可用松节油擦掉,因为这样会使颜色的鲜明性遭受损害,薄的覆盖层还会产生裂纹。
另外,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这不合意的色调用调色刀刮去以后,在上面薄涂一层不用调色液的坦培拉白色颜料。鸡蛋坦培拉白色颜料或酪素白色颜料用于此是最好的,它可以防止覆盖的颜色被底色所“搅乱”或被“淹没”,并防止失去其清晰与明亮的效果。在坦培拉颜料上可以接着用油画颜料作画,但最好不用松节油,只使用纯油画颜料。在类似的方法中也可使用魏玛( Weimar)“无花果树乳汁”。
显然这里介绍的仅是一般性概念,而每个画家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方法。这将取决于画家希望达到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