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翼赚兰亭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绘画,原本已佚。现存三本宋代摹本,北宋摹本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南宋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一本宋代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摹本和南宋摹本大体相同,都是以辩才和尚与萧翼为中心,图左一老一少正在煮茶。不同之处在于,北宋本画一童仆手抱《兰亭记》从右方出来,而南宋本则是在辩才和尚与萧翼之间,画一侍立僧人。画面简单,若无画题提示会以为是高僧与文士的茶会雅集而已,但实际上描绘的是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王羲之《兰亭序》的故事。 北京故宫藏本相对较简略,左侧没有煮茶的人。
中文名 萧翼赚兰亭图
规格1 宽65cm,高28cm(台北藏本) 规格2 宽158cm,高28cm(辽宁藏本) 规格3 纵26.6cm,横44.3cm(北京藏本)
现收藏地1 台北故宫博物院 现收藏地2 辽宁省博物馆 现收藏地3 北京故宫博物院
材 质 绢本
创作年代 唐代
作 者 阎立本 画作类型 设色画
台北藏本
该图无款印。该画后面有宋代绍兴进士沈揆、清代金农的观款,还有明代成化进士沈翰的跋文。老僧辩才约八十高龄,面目清秀,手持拂尘。前倾之身坐于禅榻之上。辩才和尚的位置处于画面的正前方,与对面的萧翼正侃侃而谈。萧翼恭恭敬敬袖手躬身坐于长方木凳之上,似正凝神倾听辩才和尚的话语。一侍僧立于两者之间。画面的左下角为烹茶的老者与侍童,形象明显小于其他三人。右下角有方茶几,上面放着茶碾、茶罐等器物。 [2]
辽宁藏本
该图以辩才和尚与萧翼为中心,图左一老一少正在煮茶。一童仆手抱《兰亭记》从右方出来。 [1]
北京藏本
该图绘四人,左为一僧端正地坐于一竹篾坐垫、靠背的椅上,面部的笑容、捋起的衣袖及右手前伸的动态,表明他正在兴致高昂的谈论某事,身姿较为端正。图右绘一中年书生和僧人相对坐于鼓形凳上,面容清瘦,专注的表情和身体前倾的动态,表明了他对僧人谈话的极力迎合。中年僧人、书生身后各有一童子相随。 [3]
前后旧绢隔水钤“南师中印”、“伯谦精鉴”、“龙有鉴赏”等收藏印五方,尾纸附旧拓《兰亭序》帖,帖后有南宋王厚之,元王蒙、张翥题跋,三人题跋中均未谈及图画,该帖钤有收藏印二十九方。
台北藏本
台北藏本画面上共有五人,二主三从。图左侧执挥尘据禅榻坐者为和尚辩才,戴幞头与辩才对话者为萧翼,侍僧在侧端坐,执事者二人,作拨炉煮酒状。
图中萧翼面日清秀,浓眉美须,身穿宽衣长袍,正在叙谈,为微服私访、对方辩才长眉下垂,侧耳恭听,和颜相待。侍僧坐于二主中间,一方面听叙,一方面侍从。二主一侍成三角形构图,将画中三人表情刻画得淋漓致尽,有声有色,神采弈弈。图中无布景,只从辩才的坐姿,手持挥尘,据禅榻及一长竹,知是在深深寺院,坐在弹榻上的辩才已是年迈体弱,一听太宗要卷,满口答应,频频点头。作者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具有肖像画的特征,其画面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画笔着墨技艺高古,用色和阶沉着。 [4]
台北藏本描绘了佛门中以茶待客的情景,再现了一千多年前烹茶、饮茶的部分细节。形象生动而妙趣横生。画中左下有一满脸胡须的长者蹲坐在风炉前,炉上置放一锅,锅中水似已煮沸,刚放下茶末,长者左手执锅柄,右手持茶夹搅动茶汤。一旁,一童子弯身,双手捧着茶托、茶碗准备分茶,以便向宾主奉茶。长者专注地备茶,童子小心翼翼地等待,表情传神,刻画入微。另外,在炉边的茶几上置有茶托茶碗、一枚碾磨茶叶的荼碾、一盛茶末的茶罐等用具。 [2]
辽宁藏本
《萧翼赚兰亭图》绘煎茶情景,笔致细微难得,尤在细节的刻画。如辽博所藏之幅,图中绘一“具列”,长方形的四足小矮床,上陈圆形器皿一,带托的茶盏一,具列的编竹之迹宛然可见。
北京藏本
北京藏本在人物动态和艺术风格上和辽博本较为接近,但省略了僧人身后仆从烹茶的情形,另在僧人坐姿、仆从及器物等上与辽博本也有不同之处。
发布时间: 2019-06-24 17:03:16
发布时间: 2020-08-12 13:56:10
发布时间: 2019-06-24 16:01:57
发布时间: 2019-09-20 09:02:19
发布时间: 2019-06-24 15: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