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赵孟坚 水仙图卷纸本24.5x670
《水仙图》是传为南宋画家赵孟坚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
《水仙图》全卷绘水仙,内容布局上前松后紧,几组水仙疏而不空,密而不塞长叶轻拂,满纸风动。
《水仙图》此卷“用笔尖细、流利,坡草尤极飘洒飞舞,从画笔以至纸质、墨气来看,确是宋人真迹无疑。”赵孟坚的传世作品不多,此卷前题后跋,虽似后人妄加,但如此长卷完整保留至今,而且布局严谨,艺术精湛,确属难得可贵。是研究赵孟坚笔墨风格的重要资料。
中文名 水仙图
作 者 赵孟坚(一说佚名)
创作年代 南宋
画作类型 墨笔画
材 质 纸本
规 格 纵25.6厘米,横675厘米
幅 式 长卷
现收藏地 天津博物馆
《水仙图》画作内容:
《水仙图》全幅绘水仙,其上的留白空间将整幅长卷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三组水仙。第一部分较为稀疏,水仙花茎端方可爱,花叶舒展自然。第二部分的第一组水仙,前后排布,其下鼓起了一些小土坡。第三部分的水仙花和第二部分的第一组水仙花叶相似,穿插密实而错落有致,较为孤立。
款跋印鉴
卷无题款,仅在画尾上角钤一朱文方印“彝斋”。包首有乾隆行书题签“赵孟坚白描水仙真迹”。引首有乾隆题行书“群玉凌波”四字。卷首有赵孟坚自题诗(书法水平不高,或后人作伪妄加的)。拖尾有元代潘纯题诗,有元代张楧、刘笏、张伯淳三人题跋(经书画鉴藏家考证,乃是从《赵子固水仙图并题长卷》移录的)。画的接纸处有“希宪”(据《古书画伪讹考辨》考,为明代万历年间项希宪)骑缝印七方,明“杜用佳氏”(杜琼)印。
《水仙图》画作艺术赏析:
主题
水仙这一中国传统观赏名花,相传为水中仙女所化,它凝姿约素、高洁脱尘、清秀俊逸,被誉为“凌波仙子”,历代文人雅士多喜以水仙为题赋诗作画。而身在南宋末年,集文人、士夫、画家身份于一身的赵孟坚,则立志做一个身处乱世,不变其节的忠贞之士。作者绘《水仙图》亦是为表达他清高坚贞的品格。 [8-9]
形象
此卷《水仙图》所有的空间几乎都被用来描绘水仙花。一株株、一丛丛,沿着地势高高低低地婀娜起伏,临风摇曳,清丽可贵。图中水仙花虽数量繁多,但在作者的精心安排之下,它们的形态却没有一处雷同,更没有一处不合于自然,充满了活泼的生命力。全图疏密相间,神韵飞动,画面文秀淡雅,将水仙幽静、婀娜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技法
局部图
局部图(5张)
此卷《水仙图》全用白描,用尖细稳健的线描笔法勾花和叶,瓣尖、叶梢微加重墨,再以淡墨渲染叶的正面,有的叶面还勾出细长的叶脉,随翻转之势而具浓淡变化,把水仙的花叶色泽、质感、厚度真实地表现出来,布局疏密相间,土坡相连,小草点缀其间,和谐而统一。以线描勾勒花、叶,线条流畅细劲,笔致细劲挺秀。除此之外,作者又加以渲染,深浅不一的墨晕施于花朵和叶片上,分出花叶的阴阳向背、俯仰欹侧。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运用这样一个简单的辅助手法,不仅丰富了表现技巧,拉开了画面层次,而且强化了写实的效果。
《水仙图》创作背景:
赵孟坚是南宋宗室,善画水仙,学扬无咎一派,自抒胸怀。以水仙为绘画题材,据汤屋《画鉴》记载,“汤叔雅江右人,墨梅甚佳大抵宗补之,别出新意。水仙、兰亦佳。”南宋初擅长水仙有扬无咎、汤正中(扬无咎之外甥),但至今未见作品传世。《班瑚网》载“赵子固效汤叔雅《霜入千林图》,又作水仙一百,一集中一枝最大号曰百花朝王。自跋云效汤所为。流落北方子昻得之。”赵孟坚常白描水仙,作《水仙图》繁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甚至成为与赵孟坚“物我不分”的绘画意象。此卷《水仙图》或为其中一卷,但此图无年款,创作时间亦不可考。
另外,此卷《水仙图》画风虽似赵孟坚,但其题诗、跋款皆似伪加,故此卷是否其真迹仍争议较大。同时,现传为赵孟坚《水仙图》现存数本,另外还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的藏品,或布局不同,或幅式不同,但均不如此卷的艺术价值高,且真伪问题均需待进一步考证研究。
发布时间: 2020-05-31 19:54:01
发布时间: 2020-11-05 20:32:03
发布时间: 2019-11-27 16:20:11
发布时间: 2020-08-03 16:37:28
发布时间: 2021-04-09 08: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