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擒将图》是明代商喜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所画是《三国演义》中关公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故事。全图人物共6人,主角是关羽和庞德。关羽蓝巾、绿袍,全身披挂,丹脸凤眼,长髯飘拂,凝神危坐;庞德上身裸露,赤脚,双目怒睁,咬牙切齿,毫不畏惧。画面人物间互有呼应,特别是庞德掉头不理,一裨将似欲扭转他的头颅逼他听审,这一描绘增强了戏剧性的冲突。此图人物高大,气势雄壮。
中 文 名 关羽擒将图
现收藏地 北京故宫博物院
材 质 绢本
作 者 商喜
创作年代 明代
画作类型 设色画
规 格 纵200厘米,横237厘米
画作内容
此图描绘的是三国时期的大将关羽水淹七军、活捉敌将庞德的故事。画中关羽长须美髯,气宇轩昂,身穿铠甲,斜披绿袍,手抱单膝坐于青松之下,神态从容自得,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侍立一旁,关平拔剑威慑。而庞德衣衫尽褪被两裨将绑在木桩之上,兀自咬牙眦目,挣扎不休,不甘受缚。
创作背景
题材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封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率军攻打曹洪驻守的樊城。曹洪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为先锋以抗羽军。当时正值八月雨季,洪水泛滥,于禁的七军皆被淹没。关羽乘胜追击,于禁兵败投降,而庞德被关羽所杀。《关羽擒将图》选取了其中“关公审庞”这个场景。
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英勇盖世,忠烈过人,在北伐襄阳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立下赫赫战功,在后世威名远播,受到人们的敬仰。千百年来人们常把关羽视为圣人,很多地方建有关公庙。据记载明宣德年间的宣宗酷爱绘画,明代宫廷绘画这个时期也达到鼎盛,明初统治者提倡绘制历代忠义勇武的名将,以激励臣子对朝廷的效忠之心,商喜也正在这个时候服务于明代宫廷,在这个背景下创作了《关羽擒将图》。
艺术鉴赏
人物形象
全图人物共6人,安排成两组,稳定感强而错落有致、富有变化,人物比例、姿态、神情各异。主要人物是处在画面对角线上的两个人,一是高坐层层岩阶之上坡石的关羽;一是地处岩阶之下一小平地的被关公水淹七军而生擒的庞德。关羽侧身向右,身着蓝头巾、绿袍、铠甲,全身披挂整齐,赤面凤眼、长髯飘拂、伟躯,一幅气宇轩昂、神态威严中又带有似乎折服于庞德的“威武不屈”的气势和对之既怜惜又愤怒的表情。而与之相呼应的庞德,却侧身向左,除短祷外,全身赤裸,竖眉瞪眼,咬牙切齿,怒不可遏,并扭转头,一幅临危不屈、任由处置的气概。由此,作品主题中的两个人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戏剧性的冲突。其他几人的表现也进一步增强了这一画面中心,正将缚脚木桩钉人土中和用力按住庞德肩部、拽住其头发的两员蜀将;关羽右侧黑脸虬髯、手持大刀、勇猛威严的周仓,左侧白面微髯、拔剑出鞘威慑的关平。看着画面的戏剧性冲突场景,耳边也似传来审讯的怒骂、呵斥之声,商喜巧妙而成功地传达出了另一种绘画的效果。
技法
此图线条刚劲流畅,顿挫有力。色彩红绿金粉,鲜艳夺目。画法带有壁画特色,尺幅又极宏大,可能是壁画粉本。
人物的勾勒,线条劲健,色彩绚丽鲜明,采用石青、大绿、朱砂、泥金等重彩技法,是一套民间艺人画法完整的表现程式,继承了唐宋以来重彩画派的正统。
研究价值
《关羽擒将图》作为一件以小说内容为依据的早期绘画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画面上突出描绘关羽的忠贞勇武和凛然正气,固然是适应统治者要忠臣效法关羽,为朝廷尽忠报国的需要,但这种“忠贞爱国”、“智勇双全”的品质,无疑也是当时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
重要展览
2008年6月6日至28日,深圳举行“故宫博物院藏书画精品展”,《关羽擒将图》在其中展出。
作者简介
商喜,生卒年不详,字惟吉,濮阳(今河南濮阳)人,一作会稽人,宣宗朝授锦衣卫指挥。山水、人物、花木、翎毛全摹宋人笔意,无不臻妙,为明初士林所重。其传世作品有《关羽擒将图》、《明宣宗行乐图》、《四仙拱寿图》。
发布时间: 2020-07-10 08:43:11
发布时间: 2020-07-10 09:02:07
发布时间: 2020-07-10 08:43:11
发布时间: 2020-07-10 08:54:34
发布时间: 2020-07-10 08: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