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有一位朋友讨论一幅画。这是一幅巨大的人物群画,分为上、中、下三组。最上一组是远古时期的人,用了青铜人作代表;中间是帝国时期的人,用了兵马俑作代表;最下面一组是现代人。
他问我,选用什么样的风格,才能最好表达现代人?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用毕加索的风格比较好。因为我觉得这种风格,最能表现现代人的多元的个性。
他接着问我,那毕加索画的宗旨是什么?他为何要用这么变形的画法?怎么讲呢,还是老实说吧。我说,他最大的宗旨,也就是最感兴趣的是性和女人。当然他也画一些和性与女人无关的画,比如那幅著名的《格尔尼卡》。
至于他为什么要用这种变形得很厉害的立体主义画法,要说清楚就比较麻烦了,这得从西方绘画的历史说起。
乔托《犹大之吻》
西方绘画最开始是宗教画。那时候识字的人不多,需要用图画来宣扬宗教,自然人物在画里占的比重很大。自文艺复兴以后,人的意识觉醒了,其画大多借宗教神话题材,来表达人性和美,以及画家自己对美的理解。
在此之后,西方绘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把画笔对准了社会,这也是社会转型的需要。但随着照相术的出现,也不断逼迫绘画在技法上进行改进,从而使得绘画不断从“像”中摆脱出来。
柯罗《维拉达福瑞小镇》
应当说,枫丹白露派、巴比松派和现实主义派在这方面的的功劳都不小,他们的影响也一直持续到今天。其中巴比松派,还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印象派。
俄罗斯巡回画派,也几乎无保留地继承了现实主义派米勒的画风。只是它们在现实主义画中,增加了批判现实主义的题材,把这种画法推到了一个巅峰。
彼罗夫《溺亡的妇女》
中国的西画,最初也继承了俄罗斯的画风。我们的画家在很大程度上,都停留在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画派里面。印象派和其他流派进入中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
在这场技法革命中,一部分人走得更远。他们不再满意绘画中的文学语言,开始直接用绘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丢弃了形象,开始以光和色彩作为主题,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印象派和他们的点彩画法。
梵高《向日葵》
当然还有人走得更远,在画中注入了大量自己的主观感受,任意改变事物的形体比例,增添了许多想象的东西。这就是梵高和他开创的表现主义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