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名画百科

李可染_中国近代杰出的书画大师和诗人李可染简介

时间:2018-11-29来源:作者: 点击:

<a href=../huajia/zhongguo/jindai/liker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李可染</a>_<a href=../huajia/zhongguo/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中国</a>近代杰出的书画大师和诗人李可染李可染简介

李可染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中国画家、国画大师、诗人,著名的山水画家之一,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徐州,原名李永顺,曾用别号三企。擅中国画、美术教育,是中国山水画大家。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师范科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1946 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1989年12月5日卒于北京寓所,享年82岁。李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

李可染 -绘画特色

李可染从1943年开始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工作,后来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画界变革的呼声日高,提倡新国画。于是1954年后他以造化为师,屡下江南,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可以以“黑”、“满”、“崛”、“涩”来概括其艺术内涵,为水墨世界开创出新的格局。

牧牛图-李可染的《牧牛图》-中国画赏析-<a href=../zhonglei/zhongguohua/xiey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水墨画</a>

【牧牛图-李可染的《牧牛图》-中国画赏析-水墨画】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还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疏简淡,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借助于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 他从范宽、李唐、龚贤、黄宾虹等古今大师那里汲取了创造朴茂深雄风格的营养,又迥然不同于他们。他多取材于江南与巴蜀名山大川,因而融铸了他风格中的幽与秀。他的纯朴、醇厚的北方素质又使他的风格溶入了朴茂深沉。他又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这是对于明清以来山水画愈益形式化、程式化倾向的一种补正和突破,且与五·四运动以来注重写实的文艺思潮相一致

李可染写意人物画《笑和尚图》

【李可染写意人物画《笑和尚图》】

李可染对写意人物画曾下过很多功夫,下笔疾速,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齐白石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李可染还是画牛高手。他喜欢牛的强劲、勤劳和埋头苦干,画室取名师牛堂。多年来画了大量牧牛图。

李可染善书法,喜搜求书帖,尤爱北碑。他的书法,得益于黄道周,亦得益于他的绘画修养。重结体的建筑性与神韵,态静而多姿致,刚劲、苍秀又温绚朴厚。他为许多著作题签,布局构图必经营再三,落笔即极具妙趣。李可染从1943年开始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工作,后来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画界变革的呼声日高,提倡新国画。于是1954年后他以造化为师,屡下江南,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可以以“黑”、“满”、“崛”、“涩”来概括其艺术内涵,为水墨世界开创出新的格局。

李可染有扎实的素描功底,他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了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一种范宽式的饱满构图,山势迎面而来,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画出来,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在一张纸上,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李可染的水墨画一扫逸笔优雅的文人积习,尤其是那以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调,深深地抓住了人们的视觉。而在这悲怆旋律的制约下,画中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也会被这“黑色世界”造成的凄迷的基调所吸引。李可染山水画的价值,主要是他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图式,并且表现出了浑厚博大的精神力量。

李可染 -书法特色

李可染擅画山水、人物、牛,他勇于创新,为现代中国画坛上倍受推崇的大家,在现代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他也工书法,尤其是晚年书法受到人们追捧。沈鹏先生在《李可染书画全集·书法卷·序》中说:“书法既是李可染的余事,也是他的全部艺术活动的重要部分。说余事,因为书法只占用他从事绘画以外的较少时间,并且与绘画的数量比较占据次位。但是,从书画理法相同的意义来说,从笔法与结构的最抽象的原则来说,书法就不仅不是余事,而是可染艺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了。”李可染先生擅书法,又喜搜书帖,尤爱魏碑,他书法早年学王羲之、赵孟頫、石涛诸帖,深得精髓,融会贯通,与早年绘画一样入古出新,脱化而出。其上世纪40年代的书法,独幅作品已极少见,从大多题画书法看,大都用笔灵活多变,气韵生动,意趣酣畅,体势跌宕,与晚年书法的沉重凝练不同。

李可染书法作品《书画培育心灵美》

【李可染书法作品《书画培育心灵美》】

李可染先生曾说:“字体削瘦容易,丰厚难。就像人的肢体,要有骨力、有弹性、苍而润。瘦笔只见骨头,比较容易,若在丰厚之中见出筋力就好了。丰厚比瘦削好,传世多颜字是有道理的,颜字有庙堂之气。”以后,他的书风有了突变。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轻灵优美变为沉实厚重了。从传世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他在70年代末期已达到高峰。代表作有《峰高无坦途》、《痴思长绳系日》等,明显具有一种成熟的自我风格。到了上世纪80年代渐趋凝重厚拙,点画圆浑与方断兼之,线条极富立体感。其风格以《师牛堂》、《为祖国河山立传》、《废画三千》、《东方既白》、《所要者魂》等为代表。

其中一幅《东方既白》书轴,堪为楷范。该作品为纸本,纵103.2厘米,宽34.2厘米。其款为:“1989年岁次己已秋九月上浣(按:上旬)。李可染于师牛堂。”按“1989年”为作者83岁时所书。款右下方钤有白文方印“白发学童”、朱文圆印“李”、白文方印“可染”。这幅作品是画家晚年典型书风之作,其中“东方既白”4个大字中的“既”字左正右斜,左平右险,“东”字左撇的墨韵干辣,右捺的墨味腴润,均颇为适度而具有美感。“白”字“曰”的右下的开而不收,“既”字的“艮”部的左上部“开口”等,都十分微妙而别有意趣。这种笔法圆厚重实,既不显得沉重呆板,又丰厚之中见筋力。其结体意方而用圆,字势开张大气。其点画圆劲,用墨酣饱,时有飞白、颤笔,行笔如锥划沙,具有动感,有篆隶之意。通篇给人以沉稳坚定、宽博大度、严肃雄健之感——是李氏晚年代表作品之一。

李可染 -代表作品

《万山红遍》、《一叶知秋》、《洗桐图》、《棕下老人》、《午困图》、《鲁迅故乡绍兴城》、《万山红遍》(七幅)、《昆仑山色》、《阳朔》、《山顶梯田》、《井冈山》、《清漓胜境图》、《雨中漓江》、《清漓帆影图》、《泼墨山水》、《牧童归去夕阳红》、《烟江夕照》、《百重泉》、《密林烟树》、《雨势骤然晴》、《执扇仕女》、《布袋和尚》、《荷净纳凉》、《放鹤亭》、《蕉林鸣琴》、《浔阳琵琶》、《宋人诗意》、《暮归》、《温柔乡里不惊寒》、《钟馗》、《柳溪渔艇图》、《醉翁图》、《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黄山云海》、《春雨江南图》、《苍岩双瀑图》、《黄山烟云》、《峡江轻舟图》、《山静瀑声宣》、《峡江帆影图》、《密树自生烟》、《高岩水边人家》、《暮雨初收夕阳中》、《苦吟图轴》、《榕荫渡牛图轴》、《犟牛图轴》、《雨中漓江图轴》、《山水图轴》等。

李可染国画作品《万山红遍》

【李可染国画作品《万山红遍》】

此作为李可染先生的代表之作,作品取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之词意,气质雄壮豪迈。1964年创作此画时,正处于李可染大量写生后的理性思索时期,逐渐摆脱写生状态,把写实描绘变为抒情性的写意表现,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

点击欣赏《李可染作品集之写意人物画》和《李可染作品集之水墨山水画》高清大图图集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

李可染 书法两幅 3

李可染 书法两幅 3

发布时间: 2022-10-18 18:13:37

李可染 江南喜雨图

李可染 江南喜雨图

发布时间: 2022-10-19 17:19:37

李可染 荒原远眺

李可染 荒原远眺

发布时间: 2022-10-17 16:03:25

李可染 雨后 37X55

李可染 雨后 37X55

发布时间: 2022-10-19 18:25:47

李可染 采菊图 35x70.

李可染 采菊图 35x70.

发布时间: 2022-10-16 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