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耶稣在以马忤斯的晚餐》,1648年,荷兰,伦勃朗,布面油画,60cm*42cm,法国巴黎卢浮宫藏
在伦勃朗的一些作品中那神性的光辉是源自于室内的。他早期的作品《以马忤斯的晚餐》中,深色调将耶稣与他万分吃惊的门徒们分隔开来,门徒们被主耶稣身后强烈的光芒照耀着。在极其昏暗模糊的一切背景中,中心人物的亮面,唯有那一块是突出的,温暖的金色调子,更集中;大笔触层层颜料的堆积,更有质感。伦勃朗的这张油画诠释这样一个神圣的场景。它描绘的场景,并不热闹,而是凝重沉思的,极富哲理,和复活的意义极度吻合。
伦勃朗对这一题材的诠释如同伦勃朗其他宗教作品一样,背景都是贫民窟(好像《木匠家庭》)。而光线一如既往的从天而降,一如既往的Dramatic;更抓人的是耶稣那一刹那的表情,两眼上翻,悲天悯人,完全是钉在十字架上的圣子形象。伦勃朗表现的“刹那”就是那么动人心魄,完全是动态中的一桢静态画面,张力十足。
耶稣以正面形象坐在桌子的正中央,可以清楚看见他的目光,他以忧患之子的形象出现,似乎对门徒因属灵迟钝而退后感到忧伤。身后背景是幽暗的石廊,大概是晚上,室内有著极其浓重的阴影,象征著十字架死亡的记忆,死亡的深渊有一股吸力,对门徒的信心产生破坏力。画中的门徒是一男一女,画中情景似乎接近门徒快要认出主之前的时刻,门徒妻子的椅子已经开始摇动,她的手已经举起在嘴边,门徒也在迟疑中似乎有所领悟,画面左侧,一个小伙子端著大盘子走进来。耶稣成为光源本身,披肩的长发,正在擘饼,耶稣快要被门徒认出之前的瞬间,空气都凝结了。
伦勃朗光法:人物的脸部被灯光照亮一边,而另一边脸部呈现出一个阴影为边界的倒三角形亮部。这种用光我们称之为伦勃朗用光法,伦勃朗用光法是一种经典的肖像用光,它使人像的两侧脸部因照明变化而显得生动,人物脸部有较强的立体感。他这种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构成了他的画风中强烈的戏剧性色彩,也形成了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