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喆,生谇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方鲁,江苏吴县人。自幼随父亲客游金陵。其父邹典,善山水,他的画宗其父,山水工稳而有古气,也作很少的山水小册,所画喜用墨,自以为不得法,逐又用色,他的作品多用墨青,但亦有清淡之作。作品以凝重苍劲见胜,具“北地沉雄之气”。兼长水墨花卉,勾勒敷彩渲染有元人王渊的体格。画大松奇秀,特别令人珍惜。“金陵八家”之一。
金陵八家邹喆风景画《松林僧话图》 纸本设色 1647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作品描绘远离尘埃的僧人、高士在松林茅屋对话的情景。近景坡岸参差,溪流清浅,卵石露尖,板桥低架。平地一片茂盛松林,枝干挺立,松叶横展,傍山茅屋三间,一僧一俗对坐共语。背景山峦嶙峋,巨岩浑厚,杂树丛生,整幅布景奇兀,突出松林和茅屋,并极力渲染静谧清旷的气氛。山石轮廓粗犷,皴法随意,不拘一格。松树姿态奇特,不落前人窠臼,别具苍劲质朴之趣。敷色清淡而沉着,山川凝重雄浑。笔法大体由董源变化而来。山石皴纹行笔粗重,松树先以淡赭墨画,再重以焦墨,以显示树干的圆浑立体。
金陵八家邹喆山水画《江南山水》 册页 绢本设色 南京博物馆藏
图写江村一角,临冬枯树,木叶尽落,枝柑曲劲,在凛凛寒风中却是生机蓬勃。柴门闭,村舍中有人回首吟赏江景;雪山高耸,其势巍巍,碧溪平淌,相映成趣。笔姿挺秀而柔韧,惜墨如金,造景恬静幽美,一片江南情意至深。
金陵八家邹喆风景画《金陵三家合册》 册页 设色洒金笺 1645年作 (540.5万元,2011年11月中国嘉德)
此册集邹喆、樊圻、高岑三家山水十二开,皆金陵八家中人。好写南京一带江山景色,既写实,复写意,取向相近而面目有异。邹喆四开,山深溪浅,畦径萦回,有烟笼雾罩,水木清华之概。樊圻画,每幅有高士游息,类人物故实,当有所寄。高岑诸幅,淡墨轻岚,得吴门、云间法外之法而生秀可人。尤可喜者,纸墨如新,保存极精,是为难得。三家画传世不多,合册尤少。
金陵八家邹喆风景画《后赤壁赋》纸本设色 丙辰(1676年)作
题识:丙辰孟冬,写于青瓢草堂,锡民邹喆。钤印:邹喆(白文)、方鲁(朱文)
邹喆工山水,简淡清逸,古趣盎然。其画大松奇秀,为世所重。在画史上,邹喆与龚贤、樊圻、高岑等八人被称为“金陵八家”。邹喆的画风由明人上溯至两宋,但不受清初摹古之风所囿,而是多采撷南京、江淮一带实景,尤善以密笔短线图写江南实境,作品写实性较强,在传统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创变,是“金陵八家”画山水代表性之一。
在邹喆存世的十几件画作中,以表现人物为主的山水画极为少见,此为邹方鲁传世之力作也。据款识可知,此图绘于康熙丙辰孟冬,即1676年。从画意上看,表现的是苏轼《后赤壁赋》中的“东坡夜游赤壁”中的情景。苏东坡写《后赤壁赋》时是在“孟冬”,邹喆也是画在“孟冬”时节,遥思古人,借以咏怀。图中远景天水一色,枯树归鸦。中景芦苇荻萋,小舟上苏轼侧坐船头,舟中载酒,船夫撑槁前行,书僮侍奉笔砚,苏轼抚须吟词。江上波涛澎湃,近景峭壁突兀,杂树丰茂。芦荻飘摇,秋木叶落下,这些与苏轼的《后赤壁赋》文中相吻合,词意尽现。正如《后赤壁赋》文中所云:“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与图中所绘的舟中二坛酒、江水波涛、近景的山崖相吻合。此画作中人物传神,高古宏阔,其枯树画法、款识的题法等,均与扬州博物馆所藏其同年所作《雪景山水图》轴及安徽省博物馆所藏《雪景山水图》轴如出一辙。
金陵八家邹喆风景画《溪山远岫图 》 立轴水墨绢本 丁未(1667年)作
款识:丁未年夏月,邹写。 铃印:方鲁(白文)、邹喆(白文)
邹喆,自幼随父亲客游金陵。他的画宗其父,山水工稳而有古气,富简淡清逸的情趣。兼长水墨花卉,勾勒敷彩渲染有元人王渊的体格。金陵八家之一。此画设色清雅,笔墨精炼、工整,画面意境清旷、淡远,富于诗情画意,代表了画家的典型风格。
金陵八家邹喆风景画《石城霁雪图》 立轴绢本
款识:石城霁雪。锡民邹喆写于节霜阁。
此图写石城(南京)冬天雪后的实景,布局大胆,以俯视角度,用等分斜线将画面划分为城镇、水泊、江村、雪山等景域,并用繁简、浓淡不同的笔法和墨色,描绘危岩、寒树和雪山,表现出空间层次。笔力劲健简练,以淡墨烘染地色,托出石城霁雪凝寒清旷的气氛。
邹喆所作山水以南京一带为粉本,“师法造化,中得心源”。作品颇具生活气息,在清初的画坛有很高的声誉。笔墨技法笔意高古,绝去甜俗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