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善诗文书画。徐悲鸿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国水墨画。17岁时曾独自到上海卖画,后返回宜兴在女子师范等学校任图画老师。20岁时在同乡推荐下再度到上海谋生,但数次希望,几次破灭,沦落街头,一度有轻生念头,最终自己挺了过来。后得到上海富商黄震之、黄警顽的赏识与同情,扶助他研习法、德文。徐悲鸿知恩图报,曾一度改名为“黄扶”。
徐悲鸿油画《老妇》
这幅油画《老妇》就是大师28岁时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的作品。在近代美术界,徐悲鸿的肖像油画技巧之高、声名之盛,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这幅油画无论是色彩层次、光线变化,还是起伏肌理,技法水准都相当高。虽然油画由于保管不妥,表面已有剥落并产生裂纹,但所绘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很是传神。
徐悲鸿布面油画《抚猫人像》 纵53.5厘米 横65厘米 1924年
此画右上角有“悲鸿”签名。绘于麻布上。这是徐悲鸿大师在留法期间完成的另一幅画作。一位年轻少妇,她身着色调偏暗的粉红色旗袍,一手抱着一只白色可爱的猫,一手抚摸着猫,猫两眼炯炯有神;少妇神情安详露出微笑,睁大双眼,一头利落的短发,显得很有精神和活力。背景上露出男人的头像,显然是这位少妇的丈夫,对作品主体人物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这是以蒋碧微和画家自己为题材创作的。
徐悲鸿油画《奴隶与狮》 纵123厘米 横153厘米 1924年
画作取材于西方古代神话,表现对象是一头受伤的雄狮和一个被蹂躏的奴隶。这幅巨幅油画展示了徐悲鸿刻画人物和动物的高超技艺。
徐悲鸿人物油画《箫声》1926年
画面右下侧有题字“悲鸿,丙寅冬”。画家自认为:“是岁丙寅,吾作最多,且时有精诣。”1925年秋徐悲鸿自法国经新加坡返国,发现中国之油画受法国画商宣传影响“浑沌殆不可救”,于是于1926年春末又复去法国巴黎,夏天曾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同年10月返法,故这幅《箫声》当完成于法国。画一中国青年女子侧身而坐吹箫。箫为中国传统管乐器,竹制单管直吹,发音清幽。女子吹箫时的神情似若有所思,背景为幽静田园景象,老树身影与飞翔的白鹤隐约可见。从画面上,我们似乎可以听到那传达人物情思的清幽悦耳的箫声。
徐悲鸿代表作《奔马图》1945年作奔马图
从这幅画的题跋上看,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徐悲鸿夫人像》 布面油画 1947年
徐悲鸿与廖静文于1946年1月结婚,这幅题为《徐悲鸿夫人像》的油画画的即是廖静文。此时徐悲鸿已北上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当时北平一部分进步美术工作者组织的北平美术作家协会也推举徐悲鸿为名誉会长,与国民党所组织的“北平美术会”相对立。画中的徐夫人身着紫色长衣,靠在一棕色沙发上,两手扶着一红色布包,人物表情端庄文静而容光焕发。背景为暗红色窗格子和浅绿色玉兰盆景及吐艳的红梅,看来这是冬天的室内景象。整个画面的色调偏暖,用色和谐而富有变化。人物面部表情刻画细致,两眼明亮似若有所思。
徐悲鸿仕女图《燕燕于飞图》
此画作于1935年,就是那一年,大师与孙多慈轰轰烈烈的师生恋被迫结束。徐忍痛别离之后,借《诗经》抒情,以庄姜自比,画了这幅《燕燕于飞图》隐晦表达相思之苦。提识曰“乙亥初秋,写庄姜燕燕于飞之诗以遣悲怀”,下扣一枚殷红的“悲”字心形印。
徐悲鸿著名油画《田横五百士》 纵198厘米 横355厘米 1928年一1930年间 徐悲鸿纪念馆收藏
这是徐悲鸿的油画代表作之一,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品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说的是战国时代齐国的旧王族田横在秦末农民起义中率众五百人入居海岛,刘邦建汉后派人招降,田横告别众人赴洛阳,途中拔剑自刎,五百壮士闻之也全部自杀殉节。画面描写田横与五百壮士告别时的情景,身着暗红紫袍的田横昂头拱手、正气凛然,众壮士或摩拳擦掌或低头饮泣,气氛悲壮。当时画家虽然不可能对这一行动作出正确的历史评价,但借此历史事故表达出针对当时的反动统治和社会黑暗的愤恨以及对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颂。很有意思的是,徐悲鸿把众壮士中那个身着黄衣者画成了自己的形象,这也是画家不畏强暴的正义感的一种形象表达。
徐悲鸿画作不仅是家喻户晓的马,其题材十分广泛,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性,令人十分震憾。在其画作背后,更隐含着他成长励志、包容百川、正直爱国的人品以及留给家人可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特别是年轻一代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