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Chang Dai-Chien),男,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又被称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
张大千水墨荷花作品《风荷图》
题识: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乙丑三月大风堂写。张爰。钤印:张爰福寿、大千居士、大风堂。
此件《风荷图》作于1925年,张大千艺术生涯里,那个时间正是学习古法之后将之变化的创作阶段的开始,也就是“集古”时期,之前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历朝历代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及画家都成为他精心研究的对象。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张大千,已将古人的笔墨符号和图式了然于胸,到了可以自由组织的阶段,用时挥洒自如,举重若轻。
此画题识出自出自唐代郑谷之《莲叶》原诗为:“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为画面增添些许妙境,荷叶用笔横涂竖抹,简洁凝练,灵动飞舞,如风卷残云,密不透风,观之纵横恣肆、淋漓酣畅,极具个性。右边大半以上部分是朵朵娇嫩欲滴的荷花及几支含苞待放的花蕾傲然于风中,淡勾轮廓,在用浓墨破之,线条勾勒流畅,生动自然;荷梗用篆书的笔法直接挥出,一笔为之,力透纸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之韵呼之欲出。这幅《风荷图》不仅传达了他用笔用墨的基本功,还领会了他不仅爱荷花的色彩娇艳和姿态缤纷,他更推崇荷花的秉性高洁之气质。荷花清雅不俗,温馨芬郁,隐逸绝尘,这与大千先生历经多乱的世局,而不向世俗低头的倔强个性相吻合。
张大千水墨荷花作品《荷花清韵》
题识:子建相逢恐未真,寄言个是洛川神。东风狂与涂脂粉,睡老鸳鸯不嫁人。大涤子学青藤老人本,临似子莲仁兄法家正之,丙寅三月,大千弟爰。钤印:张爰印、大千、大砚斋。
题跋:此故人张大千三十岁前所作,识者遂希,当年风貌实如此也。庚午(1990年)夏初,壮暮翁稚柳题,时年八十一。钤印:谢稚柳、九九翁。
《荷花清韵》作于1926年,是张大千早年画作,以泼墨法涂写田田的荷叶,浓墨勾勒的叶筋,与之交错渗破,墨渖淋漓而富有层次;以花青色绘荷茎、莲蓬,画面遂添轻灵;淡墨勾勒洁白的荷花,笔法圆润而飘动,现出他对石涛的恣纵和徐渭的融凝的领会;苇草、花蕊则以赭墨画出。全作墨色清逸而花叶对比强烈,更突出了荷花的莹洁,辅以清隽的题诗与书法,顿生清新明妍之感。
张大千水墨荷花作品《五色荷花》
题识:曾攀玉井睡云端,罗袜凌波欲赋难。不是眼前迷五色,赚君聊作笔花看。似北山画友博笑。乙亥春日,蜀人张爰并题。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张大千的花鸟起步于写意,从当时风行的吴昌硕一直上追至金农、石涛、八大、恽南田、陈淳、徐渭等等,他都临习过。主要是取八大山人之韵,取石涛之气,溶石涛,八大于一体。其中墨荷学自八大。1930年代中期,即此作创作前后,张大千听闻有人笑言他只会写意不会工笔,就开始研习陈老莲,进而上追北宋工笔院体。这件作品则是这个学习和转变时期,墨色荷叶还是八大面貌,五色荷花已然是工笔手法了。
张大千水墨荷花作品《五色荷花》
题识:丙子春日,写于网师园。蜀人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三十六陂秋色、长鬣张郎三十八。
大千先生笔下花卉以荷花最为常见,也最见成就。荷花色彩典雅,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又是佛教极乐净土的象征,素为历代文人、画家歌咏描绘的对象。大千先生的荷花,有精工细勒的工笔,也有放逸挥洒的写意,此幅兼工带写,叶茎当属胎息于青藤、八大、石涛的写意之笔,荷花则精雕细琢而成。风裳翠盖,墨叶纷披,红、白、绿、粉、蓝五色并开,缤纷绚烂,高华富丽,在大千先生荷花中十分罕见。此作曾经在1938年底1939年初由张善孖带往法国展览。
张大千水墨荷花作品《荷花鸳鸯》
款识: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戊寅夏日蜀郡张爰。 印文:张爰、大千大利、大风堂、冷香飞上诗句。
画意取自唐代郑谷的诗《莲叶》:“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一生酷爱荷花的张大千曾多次取此诗的诗意写荷,此幅显示出张大千早期绘画中那种典雅宁静的格调和工致细谨的笔法。荷叶以写意的笔法写出,淡墨染出叶片,留出叶脉的空隙,使大片荷叶在空间上推到较远的位置,近景水面上漂浮的睡莲与漫展的荷叶相映,暗淡的色彩也更衬托出荷花与鸳鸯的精致和华丽。三枝荷花明媚可人,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姿;两只鸳鸯生动可爱,刻画细致而不失情趣。整体颇为契合郑谷的诗境,也有郑谷诗中那种“清婉明白,不俚而切”的味道,可称大千早年画荷佳作。
张大千水墨荷花作品《钩金红莲图》
款识: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养水精。辛巳秋日写于敦煌石窟,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季、大千。
此幅六尺整纸红蕊墨荷构图饱满充实,层次丰富,水墨淋漓,呈现浑厚气势。荷杆可谓画面梁柱,参差不定,由多处而生,或显或匿于叶间,为画面重心之骨。作者以篆书笔法落纸,渴笔含墨,上下衔接贯穿画面,笔格遒劲。荷叶残枝幼芽交叠相间,落笔老辣、奔放野逸,先用大笔蘸花青赭石扫出大体,再用写意手法着墨大笔劈扫,间以浓淡墨色晕染表明远近、阴阳相背,荷花分列三处,或吐蕊怒放或颔首娇羞,花苞以蓄势待发之状立于画面中心。采宋人笔法以金线勾描花瓣,赤金点缀花蕊,朱红重彩敷色,花瓣饱满丰腴,花苞坚挺朝气,再使寥寥数笔杂草配合花叶生长补充其间,杂草取草书变化之势,数量虽少却笔笔劲道。风裳翠盖,墨叶纷披,红花灼灼,狂野恣肆与高华富丽并存,缕缕幽香溢满乾坤,风神独具。
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
他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游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