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仙境图》轴,清,袁耀绘,绢本,设色,纵266.2厘米,横163厘米。
本幅自题:“蓬莱仙境,时丁酉秋月邗上袁耀画。”钤“袁耀之印”、“昭道氏”印2方。
袁氏父子画蓬莱仙境的作品很多,以本幅袁耀所作最为壮观。图中山形脉络皆有动势,突兀怪异;以鬼面皴法画出的山石奇形怪状,层次丰富。华丽严整的宫殿与雄伟而富有动感的山水巧妙地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画面中动与静、整齐与活泼的鲜明对比,气势博大。
由于职业画家的局限,袁江、袁耀的作品在表现题材上不可避免地有所雷同,表现手法也呈现一种程式化。有古建专家认为他们画的建筑“并非清代的建筑形象,而是杂采历代画中种种不同的建筑形象,加以组合…… 从总体布局到建筑形体大多不合建筑的规矩法度”,这和当时追求艺术视觉效果、忽视真实物理结构的审美要求有直接的关系,从中也可以看到市场机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遍地生长着奇花异草,珍禽怪兽出没其间,还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岛上的房屋都是用黄金白银建成的,光彩夺目。渤海之滨的山东省蓬莱,海面上有时会出现因光线折射而形成的“海市蜃楼”奇景,可能就是古人以为的仙岛。 袁耀(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8世纪中期),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子。生平资料很少,《画人补遗》一书中称其“山水楼阁尚能守家法”。工于山水楼阁界画,继承了唐宋及明代仇英青绿山水的画法。笔墨严整工细,设色艳丽浓郁,与袁江同为清代界画代表人物。 中国画传统技法名,用以表现山石的纹理,由五代北方山水画代表荆浩最先使用。 袁江(约 1671—1746年以后),字文涛,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擅画山水楼阁。早年师法仇英,中年时曾得无名氏画谱,技艺大进。其界画在清代被推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