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作 海岛渔帆 板上 油彩 创作年代 1976年作 尺寸 50×60cm
说明:《海岛渔帆》作于1976年,此时十年浩劫已近尾声,社会空气变得较为开明,吴老又能重拾画笔,进行他最喜爱也最看重的写生创作。人生的大变故丰富了他的阅历,也改变了他的作画方式。此画用色单纯明朗,以线条造型,海岛上的山石隐隐使用效擦的手法绘制,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在创作时,吴老胸中必然满怀喜悦,绘画所带来的最单纯直接的欢乐让他的作品显得胸襟开阔,视野高远,《海岛渔帆》也因此成为吴老的得意之作。此画后为友人珍藏。
作者简介:吴冠中生于1919年,江苏人。自l936年进入国立杭州艺专,在林风眠的指导下开始研习西洋绘画。1942年毕业后,在国立重庆大学执教。1946年吴冠中获教育部奖学金赴法国留学。在留学的四年里,吴冠中就读巴黎的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同时在卢浮宫研习西洋美术史。1950年吴冠中回到中国后,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及北京艺术学院任教,现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数十年间持续进行油画创作,即使在文化革命中亦未曾中断。吴冠中的油画与他的水墨画一样在国际上享有盛名。1989年在中华文化基金会举办的“冠中画展”及l992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举办个展,使他的作品受到世界的重视。1995年,香港艺术馆为其主办了讲座及个展。吴先生的作品被海外收藏家,尤其是东南亚华人广泛收藏。
我研究过莫奈的池塘睡莲垂柳,我研究过塞尚的绿色丛林,我喜爱他们的作品,但他们的技法都不能用来表现我的垂柳与竹林。油画的色感和浓郁与国画的流畅和风韵,彼此可以补充吗?是的,应该是可以的,但其间存在着各种矛盾,矛盾如何解决?只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去体验甘苦吧!我的大部份风景画是通过构思、选取不同的素材组成的,作一幅画,往往要数次搬动画架,从几个不同地点去写生。说得明白点,就是“移花接木”或“移山填海”。我为什幺要如此吃力地搬动画架当场写生呢?因为要追求具体形象的真实生动感,满足人们的欣赏要求,让人们乐于接受大胆的构思构图。我竭力想使观众感到大自然确实就是如此有气势,如此丰富!
——画家自述
艺术起源于求共鸣,我追求全世界的共鸣,更重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共鸣,这是我探索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初衷,这初衷至死不改了。在油画中结合中国情意和人民的审美情趣,便不自觉吸取了线造型和人们喜闻乐见的色调。我的油画渐趋向强调黑白,追求单纯和韵味,这就更接近水墨画的门庭了,因此索性就运用水墨工具来挥写胸中块垒。
——画家自述,选自吴冠中自传《我负丹青》
发布时间: 2017-08-07 09:00:54
发布时间: 2017-08-13 11:41:10
发布时间: 2017-08-20 17:31:05
发布时间: 2017-08-08 17:32:45
发布时间: 2017-08-13 11: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