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图》是北宋画家许道宁创作的绢本水墨画,现藏于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
《渔父图》描写江上群峰,参差罗列,而皆峻直陡峭,江边港汊纵横,迂回盘曲,水流潺潺,峰巅崖间,杂树丛生,木叶半脱,江心有短艇几艘,出没于烟水间,张网捕鱼,给江山增添了不少风致。全图笔力劲硬,水墨苍润,画深秋季节,有一股清森峭拔的气氛。
中 文 名 渔父图
幅 式 手卷
创作年代 北宋
作 者 许道宁
材 质 绢本
画作类型 水墨画
规 格 纵48.9厘米,横209.6厘米
现收藏地 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
作品别名 秋江渔艇图、渔舟唱晚图
画作内容
《渔父图》绘深秋时节秋水潦缩、渔人于江边捕鱼、行旅蹒跚而行的情景。起首作江岸枯木浓荫之下,江边小路蜿蜒,一路边酒店酒旗高悬林木间,对岸作松树十数株,亦呈现出了郁郁生机。远处溪水从山谷间潺谖流来,溪涧远处,则见辽阔无际的山谷空间。中景作江岸上群峰罗列、峦嶂层叠景象,主峰雄峻挺拔、突兀高耸,随山川形势壁立而起。山寺人家散落于幽林峰峦间,幽泉从壁荫中不断流出,远处峰峦不断伸展,绵延无际伸向远方。山脚下,溪水沙碛之上,小路不断曲折蜿蜒,旅人或沿溪桥长堤而行,或挽马待渡,一片宁静的深秋行旅景象。后段以近景峰峦和溪涧以作收缩,拢束画面。近景江面显然为画家着意刻画的部分,宽阔的水面上,三五渔舟荡漾,渔人正在忙碌地捕鱼,点出了“秋江渔艇”“渔父”的主题。
此图无款。
创作背景
许道宁擅长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题材的创作,对于水际捕鱼、隐逸题材情有所钟。据画史记载,许道宁创作了为数不菲的这类山水画题材,《江山捕鱼图》《雪江渔钓》《渔父图》等,都是被画史所著录的许道宁的这一类山水画作品。美国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所藏《渔父图》,可被认为许道宁传世的这一类绘画题材中代表作。
从其简快、劲挺的用笔特色看,此件作品当为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 [4] 《渔父图》一说为许道宁的真笔,一说为神宗时画院学生侯封的作品,姑且存疑,但为宋人作品则无疑问。
艺术鉴赏
构图
此图画面为溪山村聚行旅捕鱼情景。图中有江上群峰,汀心有捕鱼船数只、林木凋零,溪流清浅透澈,呈现一派晚秋景象。横卷式画面上汀上奇峰占据了大半幅,特别是中间一段,层层叠叠的峰峦,诸峰壁立,参差罗列,峰头直皴而下,具有陡峭锋利之感。山顶和山坳处杂树丛生,木叶疏落。山坡上有楼阁极细小,反衬出山峰的高峻,溪涧从山谷极深远处流来,千川百流聚会江海,江边港汊纵横,蜿蜒盘曲,水流潺潺。江上有窄小木桥,行旅者循桥过江。二五渔舟泛于中流,出没于炯水间,渔夫们正在张网捕鱼,给江山增添了不少风致。整个画面具有清旷洗练之感。
《渔父图》采用“三远法”构图,将高远、幽远、平远视点统一在一起,高远、深远、平远的山水空间在画面上被非常完美地表现出来。这一处理方式使画面山水空间既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展现,又使画面构图不显过于突兀,确实颇为别致。这一“三远法”构图综合方法的运用,进一步增加了画面雄伟峻深、清幽无际的氛围。
技法
许道宁充分发挥了绢本笔墨浑融的特点,山石用水墨直皴渍染,细微处略用笔勾勒,真实地表现出了山石的纹理结构,用笔简快,高度概括把握住了所写物象。整幅作品笔法坚挺,墨色苍润,是学李成而有所变化的新山水画风,为北宋中期山水画创作带来了新风尚,也为减笔山水、写意山水的到来及写意、减笔笔法和新审美格调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此画画山是一笔焦墨或浓墨直下,笔中带有较多水分。一笔便带有浓淡,再略事渲染而成。画树也用大笔、粗笔,树干不皴,枝似雀爪,用墨点点树叶,下笔豪壮而有气势。远处树木只用浓墨作长条状,少画枝叶,长短不一。
名家点评
上海市美协常务理事邵洛羊:《渔父图》卷,在北宋山水画诸家中,确可“别成一家体”。
历史传承
《大观录》卷十三曾著录说,此图“惟无款印,亦无前人题识,后得耿都尉(昭忠)收藏,绯印奕奕”,可知曾为耿昭忠收藏,又为怡亲王允祥收藏,民国时流入美国,现藏美国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
发布时间: 2019-11-02 16:29:39
发布时间: 2019-12-03 17:34:31
发布时间: 2019-11-02 16:29:39
发布时间: 2019-11-04 08:51:08
发布时间: 2019-11-24 18: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