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1464-1538),字天驰,号平山,仅以字行于世,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代著名画家,擅山水、人物,行笔劲峻顿挫,力可扛鼎。少年聪慧,见吴道子、戴进所画人物,临摹肖其神,以画成名,是明代追随戴进、吴伟的重要浙派画家。
《苏轼回翰林院图》
张路人物画的代表作。苏轼由于和王安石的矛盾,被朝廷贬谪,但不久又受重用,被皇上任命于翰林院。一夜忽被皇后召见,向他解释原委,并重申对他的信任,尔后皇后派人送苏轼回翰林院,并让侍从摘下自己座椅上方悬挂的一对金莲灯为他照明。此图表现的正是这一情节。人物用线细利率直,带速写之意。画风趋于豪放纵宕一类。
《吹萧仙女图》
描绘一女仙盘膝席地坐在松荫底下,旁边竹编花蓝放有一双大寿桃。微风吹拂,女仙面对汹涌波涛,正在悠闲自在地吹箫。作者可能表现的是麻姑女仙的题材,女仙那优美动听的箫声,似在招引凤凰。图中人物的画法用粗细不同的笔墨分别表现。面部以中锋细笔勾勒,线条工细流畅。衣纹用笔则奔放豪爽,线条方折顿挫,富于、疾迟、浓淡的变化。从张路洒脱快捷的运笔中可见,他在承袭唐代吴道子,宋代梁楷等人疏体狂放的写意传统的基础上,追仿同时代人吴伟的画风,笔墨愈加狂放不羁,张路挥洒娴熟的笔墨中缺少吴伟清雅秀逸的书卷气。图右款落“平山”,钤有“张路”印。
《苍鹰逐兔》
绢本,设色,纵158厘米,横9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苍鹰逐兔图》绘一只苍鹰凌空虎视,欲俯冲攫兔,白兔仓皇飞奔,力图逃脱厄运。西风凛冽,芦草在疾风中摇曳。鹊雀闻声驚飞,长鸣不止。全图结构紧张,虚实相宜,笔墨遒劲秀逸,给人一种紧张险恶、阴冷悲壮之感。作者以娴熟的笔调,细致的刻画,表达了禽兽的不同神态。署款“平山”,钤“张路”朱文方印。
《山雨欲来图轴》
绢本设色 纵147cm 横105cm 故宫博物院藏
《山雨欲来》的画题,源自晚唐著名诗人许浑的名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画题是后人根据画面内容添加的,用于此图可谓恰如其分。图中绘高山深壑,泉石溪流,云雾迷蒙,树枝摇曳,一幅大雨将至、风云突变的情景。全幅以大笔泼洒,水分浓郁,用笔粗放不羁,水墨酣畅淋漓。山峰以大笔横点融成,外围轮廓呈现不规则的犬牙般曲线,大胆的用笔恰当地描绘了特定环境中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色。又以淡墨轻画远山,隐隐约约,给人以山外有山的感觉。山脚下,画家不着一笔,留出大片空白,缭绕的云雾拉开空间距离。作者采用毛笔乱点的手法画树叶,将风雨中飘摇的枝叶表现得生动而富有神韵。全图除人物外,几乎省略了线条,以大块墨色的渲染见长。
《溪山泛艇》
绢本设色 纵165.8厘米 横97.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溪山泛艇图》写远山隐约起伏,近岩苍松虬屈盘空,水鸟低掠于明净溪面,景色清旷雄奇,其间有一士人泛舟于溪山之间,笔墨坚实浑厚,但有清空之意韵。作者是继戴进、吴伟之后的浙派著名画家,进步发挥了前者笔墨遒劲纵肆的特长。
《听琴图》
绢本水墨 纵31.4厘米 横61厘米 德国柏林东亚美术馆藏
张路擅画人物,最早也成名于人物。其画笔势遒劲,用笔迅疾粗放,协感较强。此图原为大型册页,高居翰认为画中题材可能是“俞伯牙为钟子期弹琴”的故事,表现文人的雅逸生活。画中二人,一个弹琴,一人听琴,弹奏者专心致志的神态和欣赏者妙不可言的表情,颇为生动。人物面部刻画较细,衣纹线条粗细转折较为显露,反映了浙派晚期笔墨特征。
张路在人物上师法吴伟,但秀逸不足,狂放过之,山水上有戴进的风致。张路的绘画艺术很受世人赞誉,明朝詹景风就盛赞他“足当名家”。在当时,缙绅们咸加推重,得其真迹,如若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