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对雪图》,宋代,夏圭,立轴,绢本设色,纵154厘米,横70厘米,收藏者不详
《寒林对雪图》是夏圭雪景作品中的神品,也是中国绘画宝库中的神品,将久久留传,不朽于世。上元代重要的鉴藏家袁桷题跋为:“满林寒色冻云垂,正是雪深三尺时。两翁相对浑无事,门外风严知不知。”在笔法上,多用重笔,转折方硬,富于力度感,山石用大斧劈皴,画笔峭拔刚劲,充分表现了夏圭独特的风格,墨色浑厚古朴,耐人寻味。左边的两棵树经历了风雪的洗礼之后,毅然坚毅挺拔,山下悬壁劲树横枝,与远近重叠的峰峦相互辉映;和山头茅屋、围栅信手挥就,线条富有变化和张力。树枝用赭色和墨色点缀,树干瘦硬如铁,多呈横斜曲折之态,与右边探头而望的小树枝遥相呼应,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山林中的茅庐里,两位长者促膝畅谈,浑然不知窗外的寒冷早已凝固。整幅画面以空濛的山林为背景,宁静安详,意境深邃,气脉贯通,格局新颖。夏圭有意留出右上角的空白,整个画面中心靠左半边,进一步把北宋重峦叠嶂式的繁复构图改变为局部突出的描绘。画面留较多空白,“计白当墨”虚中有实,使境界显得很开阔。
夏圭善于大胆地概括和剪裁,用精练的笔墨把观者引入诗一般的境界,开创了以少胜多、空灵深邃的格局。此图体现了夏圭特有的风格,也是最富有特色的“夏半边”构图方式。寥寥数笔,表现出一个异常广阔、旷远的空间。作品个性鲜明,粗看意境深邃,细品回味无穷。夏圭非常擅长运用墨色的变化,在惯用的层层加皴、加染的“积墨法”外,往往加用“蘸墨法”,也就是先蘸淡墨,后在笔尖蘸浓墨,依次画去,墨色由浓渐淡,由湿渐枯,变化无常。再加上“破墨法”,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使墨色苍润,灵动而鲜活。
夏圭的《寒林对雪图》曾在昭和十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日本大阪美术俱乐部展出,被《支那古美术展览会作品集》编入第246页。据考证,在南宋末年因僧人的往来使其画作流传于日本,之后文化交流就更为频繁。到了十五世纪,他对日本绘画的影响愈来愈大。如,“松泉轩书院障子八景画,今日毕其功,夏圭样真本也。 ”据《天琢和尚语录》记载,他们看到日本画家所作“唐绘”时就联想到夏圭之画,又因该画风格与夏圭作品相似,便认为是杰作。可以这样认为,日本绘画史上的水墨画派,皆源自于马、夏画派之演化。原为明僧于应永年间渡海赴日本九州岛后又至京都等地的如拙,在日本传播绘画即宗法马、夏派画风。
在日本,马远、夏圭一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的作品极受重视。其中夏圭《竹林山水图》和《山水图》,都被日本定为“重要文化遗产”而加以珍藏。可以说,中国古代未有任何一个画派能比得上马、夏在国外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收藏家对《寒林对雪图》的珍重。此幅夏圭《寒林对雪图》是宋代雪景作品中的上品,更是自古绘画宝库中的精品。自李唐之后,夏圭的画风亦是独步书画界,更何况是《寒林对雪图》这幅夏圭雪景作品中的神品,更将久久留传而不朽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