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名画百科

清朝竹子传世名画赏析

时间:2018-11-29来源:作者: 点击:

竹子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的心头好,这也是由于竹子在人们心目中是高风亮节的代表,而清朝竹子的名画也是有不少的,我们现在就来赏析一下!

《蕉菊竹石图》

  《蕉菊竹石图》清 石涛 纸本墨笔 纵217厘米 横88.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绘芭蕉、山石、翠竹和小草,画家用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梅竹的身姿神韵。画竹以流畅的笔调伸出竹竿,然后在两旁画出小枝条,用墨浓重。淡墨画梅枝干,显出梅枝苍劲而浑圆;墨笔勾花瓣,用焦墨点花萼,显得梅花茁壮圆劲,生气勃勃。画上有画家自题:“幽寻何必远,高卧绿阴长。客到清吟起,襟披过雨凉。坐令尘梦断,饮助碧瓷香,怪底王摩诘,生绡写不忘。丙寅长夏清湘石道人长开一枝下。”

《竹石梅兰图》

  《竹石梅兰图》清 石涛 纸本墨笔 纵205.9厘米 横94.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能代表画家艺术风格的作品,竹叶梅花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并富有层次。石头画法也简率放逸,形象洗练,造型夸张。整幅作品,意境空灵,余味无穷。 “一叶一清静,一花一妙香。只些消息子,料得此中藏。……”画面诚如石涛自题,清香四溢的花卉隐逸于树干竹叶间。

《竹菊图》

  《竹菊图》清 石涛 纸本墨笔 纵71厘米 横69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原济善画山水,兼工兰竹。后他又遍学前代各家画法,博采众长,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此图画墨竹、幽菊、文石,盛开的花朵和含苞的花蕾,在青竹的映衬下,更加显示出生机活泼,傲岸挺拔。在竹子的画法上,竹干笔法略如“竖为努”,画竹节“点为侧”,竹枝参以“勒”、“啄”、“策”、“趋”,灵活运用。竹叶多用“永”字左下的“掠”和右下的“磔”,一笔一笔撇捺,既有力而又含蓄。

《兰竹图册》

  《兰竹图册》清 诸昇 纸本墨笔 纵31.1厘米 横21.8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兰竹从来就是士大夫所崇尚咏物言志的媒介。兰花的轻逸飘拂、竹子的高风亮节,是历代花鸟画家所津津乐道的题材。诸此图册仅绘一丛兰花,其风姿潇洒,神态风流,似乎迎风而动。画家用浓墨写兰叶与兰花,几乎不加渲染,一鼓作气,所以画面显得干脆而有气势。

《墨竹图》

  《墨竹图》清 诸昇 绢本水墨 高195厘米 宽69.7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诸昇(1617—?), 字日如, 号曦庵, 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擅兰、竹亦善山水。画竹师鲁得之, 下笔劲利, 潇洒自然。所写发竿劲挺秀拔, 横斜曲直, 不失法度; 竹叶皆个分, 疏密有致, 所作雪竹尤为世人称道。《墨竹图》写竹与石。竹竿劲秀, 挺拔直立, 叶分浓淡疏密, 谐和成趣。乍看, 宛如在清辉晓雾中婆娑翩跹, 又似在夕阳余照下卓然生姿, 极富情韵。图右下绘一巨石, 杂草丛生, 竹石互衬, 实为动与静之比, 全画洋溢着一股清逸秀雅之气。

《竹图》

  《竹图》清 改琦 绢本墨笔 纵169厘米 横33.9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在竹子的画法上,竹干笔法略如“竖为努”,画竹节“点为侧”,竹枝参以“勒”、“啄”、“策”、“趋”,灵活运用。竹叶多用“永”字左下的“掠”和右下的“磔”,一笔一笔撇捺,既有力而又含蓄。疏朗但厚实圆劲是此幅作品中画竹的特色。画上自题:柯丹邱云此法极难非积学之久不能也。此画写倒挂竹一枝。浓墨写竹叶、竹竿,不加渲染,可见画家笔法之深邃和灵动。

上面就是关于中国清朝竹子的传统名画,大家若是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查阅更多的资料,祝大家生活愉快!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