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1687-1766),清代著名画家,字恭懋,后已改字恭寿、菊庄,号瘿瓢,又称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幼家贫,后长期寓居扬州,卖画为生。读书常有古庙佛殿的长明粉下。初师上官周,学工细人物山水。后变化为粗笔挥写,以简驭繁,气势雄伟,笔意纵横,于粗犷中见粗炼。他拟定民人物除历史故事、神仙佛像之外,多从民民间生活取材,常画劳动人民的形象。专画流丐、纤夫、渔民等,往往只用寥寥数笔,便能形神兼备。写山水、花鸟、虫鱼等,也无不工妙。为“扬州八怪”之一。
扬州八怪黄慎山水画《携琴访友图》 立轴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写城关外,崦岩绝蛾,左右对峙,山下道坦处,有三位骑驴缓行的老人,仆人肩背囊琴相随,寻视访友,情意甚殷。在百年老树环绕处,有静室明轩,幽雅宜人。正等侯来客,内外呼应。置陈布局,精心铺排,主次分明。茅屋、古树、老翁,勾点精到,山崖城关,笔墨概括简练,笔触泼辣粗放。撷取人物神态驾轻就熟,功力坚深。
扬州八怪黄慎山水画《湖亭秋兴图》 立轴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馆藏
图中山石岐蹭,古树苍郁,湖水微波,亭内外人物形神皆备,各具情态,笔黑清润沉静。
扬州八怪黄慎风景画《闽峤雪梅图》
此山水册是黄慎为山东诸城王相所作诗书画合壁册。其二为《闽峤雪梅》,悬崖陡壁,崖下溪右侧古寺殿宇耸出;近处坡石磊磊,溪深水静;崖头溪边山梅盛开,一叟携童子骑驴过桥。空白处以淡墨烘地,梅杪、寺垣用浅绛点染,在一片茫茫中,红梅斗雪怒放,与古庙红垣相映成趣,写尽江南早春雪梅诱人景色。画家以草书笔法入画,行笔迅疾,笔锋跳跃,抑扬顿挫,苍劲沉雄,诚如《国朝书画家笔录》所说, “笔意排奡,气象雄浑”,饶有古趣。上题《闽峤雪梅》诗,落款题“乾隆五年六月写鄞江郡齐宁化黄慎”。下钤“黄慎”朱白文联珠印。黄慎时年五十四岁。
扬州八怪黄慎风景画《雪山行旅图》 立轴
款识:画集风烟一担,岸青梅柳江春,瘿飘。钤印:黄慎(白文)、瘿飘(白文)、东海布衣(白文)
黄慎是扬州八家之一,为扬州画派中的重要画家,门生较多,对后世写意人物画影响很大。画面描绘的是隆冬季节的雪景,画面左侧数棵古木拔地而起,虽然枝干上压满积雪,但似乎有一种毫不屈服的神气,几根老藤挂满了冰霜,从树枝下垂,几与桥上骑驴老者相齐。背景的远山、田野,仍冰雪一片,一位老者骑着毛驴,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面部在胡须的装饰下,神情肃目自然。毛驴健壮,两耳直竖,低首听从主人使唤。后随一行人,戴方巾,肩扛梅枝,踏着覆满冰雪的雪地,两人满面红光,好像对这严寒的冰雪天景和蒙蒙的远山毫不畏惧。由于黄慎对大自然有独到的观察能力,能适时地把握住特定的感情和变化多端的景色,使画面富含情趣,他的山水人物画中,画雪的题材很多,它最能代表黄慎思想的高尚境界。《雪山行旅图》的立意、构图和用墨都有新意,是黄慎的最佳代表作之一。在绘画艺术上黄慎十分全面,他最大的特点是将草书入画。此幅《雪山行旅图》就是将草书入画的典型代表,此画中人物的衣纹均施淡墨、着淡色,衣纹勾勒清晰、生动活泼,突出了他以草书入画的特点,此图不失为其此类题材中的佳作。
扬州八怪黄慎人物画《八仙图》 绢本设色
黄慎的绘画, 着重于写意, 描写对象不拘泥于形式。郑板桥曾赠诗黄慎, 称“爱着古庙破苔痕, 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情神飘没处, 更无真象有真魂。”对黄慎的绘画艺术作了精辟的概括。画史上以“八仙”为题的作品很多,这幅“八仙”图没有取常见的“瑶池祝寿”、“八仙过海”等常见题材,而是撷取八仙小憩的场面加以描绘。图中张果老击渔鼓作歌,汉钟离抚掌击节、应声而和,铁拐李、荷仙姑、曹国舅、韩湘子聆听入神。蓝采和听着歌声,拈花出神,连吕洞宾拿麈尾戏抚他的头都没有察觉。
扬州八怪黄慎人物画《听琴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莲日春晴花尽开,小园长共踏春来。桃边不辨桃花雨,竹里偏宜竹叶杯。并语黄鹂休自得,双飞蝴蝶岂相猜。晚来月出人将醉,最爱花荫满绿苔。黄慎。钤印:黄慎(白)
跋文:黄瘿瓢闽人而以画知名于维扬,后世为八怪之一之称。此听琴图是其晚笔人物,衣纹洒落,而床几兼用界划,亦所稀见也。甲戌冬十月二十三日,友人携视率题数语于右,徐邦达。
黄慎工草书,师法二王,出神入化,有崩岩坠石之奇、鸾舞蛇惊之势。他善用破毫秃笔,放纵而又严谨,曾写对联一副:“别向诗中开世界,长从意外到云霄”。其诗亦佳,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