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 -人物介绍
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其真名为Jeroen van Aken,另名Jeroen Bosch;西元1450年-西元1516年八月)是一位十五至十六世纪的多产荷兰画家。他多数的画作多在描绘罪恶与人类道德的沉沦。波希以恶魔、半人半兽甚至是机械的形象来表现人的邪恶。他的图画复杂,有高度的原创性、想像力,并大量使用各式的象征与符号,其中有些甚至在他的时代中也非常晦涩难解。波斯被认为是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的启发者之一。
波斯出生于绘画世家,他的双亲分别是荷兰与德国人。关于波斯的生活和他所受过的训练,我们知道的很少。波希没有留下书信或是日记,我们只能从's-Hertogenbosch市政府的档案和“The Brotherhood of Our Lady”的账簿中了解到他的些许信息。对于他的个性或是思想所赋予其作品的深意,我们同样一无所知。波斯的一生都在's-Hertogenbosch及其周边渡过,其家乡的城市在十五世纪时是布拉班特(今荷兰南部)一个繁荣的城市。
波斯的祖父是个画家(卒于1454),他五个儿子中,四个都是画家。他的父亲是"The Brotherhood of Our Lady"的艺术顾问。我们推测认为是他的父亲和叔父们传授了波希绘画的能力,然而他父亲与叔叔们的作品一幅也没有流传下来。波斯共有两个兄弟和一个姐妹(见于市政档案)。1463年时,约13岁的他可能曾目睹在当地发生的严重火灾。不久之后他成为知名的画家,甚至曾接到海外的委托。1488年他加入了“Our Lady”兄弟会,一个极端保守的信仰组织,由40位's-Hertogenbosch当地有权势的市民,以及欧洲各地7000多名的会员组成。
波斯在1479至1481年间,波斯与比自己大几岁的Aleyt Goyaerts van den Meerveen结婚。夫妇二人搬迁至小镇Oirschot,在那里他的妻子从富有家里继承了房子和土地。
博斯 -宗教画作品
油画《贤士朝圣》应是希罗尼穆斯·波希最早的作品之一,从中已经依稀可以看出画家波希的“异端”倾向。农民通过窗户与拱道窥视圣母和圣婴。过去画家们处理这个题材时所表现出来的崇敬、庄严和温情,在波希笔下变成了一个颇有超现实主义意味的其貌不扬的佛兰德斯农民的舞台剧。
希罗尼穆斯·波希早期大型作品《七大罪恶》,画面中央是站在坟墓里的基督,周围环状展开的是七大罪恶——愤怒、傲慢、肉欲、怠惰、暴食、贪欲、嫉妒,四角为死后世界“最后四事”:上左为死亡,上右为最后的审判,下左为地狱,下右为天堂。中央圆心是基督,外围是箴言,再外面配置辐射状排列的图像。这种排列方式来自中世纪的抄本插图和15世纪的德国版画。繁杂与统一兼具,完全是具有道德教化意图的一幅风俗画。
希罗尼穆斯·博斯的宗教画喜好表现基督殉难的题材,即使是接近传统的宗教画,也缺少美化和神化,而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事件过程中的丑陋和恐怖。中期作品《通往各各他之路》显示了波希最少神秘色彩的一面,没有变形和令人迷惑的象征,但构图仍然具有独创性。两个场景中发生的事被压缩到上下两截,人物瘦长,神态紧张,具有愚弄和讽刺的意味。波希画中的共同优点是柔和、温暖而发亮的色彩。同样能反映波希的出色油画技巧的还有《基督荷十字架》,此画采取对角线构图,丑陋的人物充塞画面,平面化处理消解了深度感,色彩饱和而明度较低。
博斯 -风俗画作品
在带有民俗艺术色彩的油画《干草车》中,已经可以看到希罗尼穆斯.博斯丰富的想像力。这件三联画合上时,外面的画面表现一位旅人遇到的种种危险,显然也是象征性的。打开后的画面更为惊人。左边是从创世到失乐园的景象,右边是未完成的巴别塔和火烧地狱。中间仿佛是佛兰德斯民间的狂欢闹剧:兽头的武士们拉着大车,车上是小山般的干草垛,草垛顶上一个青年在为唱歌的女友伴奏,他们后面是亲吻的恋人,旁边还有一位跪着的天使。车下围满了人,有的在向干草垛上爬,有的在拼命追赶大车,大车后面还有前呼后拥的教皇和皇帝的行列,更有种种混乱的场面:一个凶手正刺杀倒下的敌人,一个老鸨正劝诱少女卖淫,一个庸医在叫卖“万灵药”,一位肥胖的传教士在接受修女的捐赠,一位粗心的祭司被车碾死。右边有一队鬼怪,与猿猴合力将受罚者拖入地狱。天顶的云中,张开双臂的基督若隐若现,希望拯救这个混乱罪恶的世界。这幅画表现的可能是《圣经·旧约·以赛亚书》中所说的教义:“一切肉都是干草,一切光荣有如田间蒿菜。”关于它的解释也多得有如田间蒿菜。
希罗尼穆斯.博斯早期的一件小型油画作品《术士》,表现了一种“人间愚行”的主题。在《愚人船》(图4)中,愚行的主题以满船寻欢作乐的人们来表现,这一主题在15世纪的文学艺术中相当流行,常常用来讽刺神职人员一图中以教土和修女为代表。一位英国主教描述英国教士状况的讲演词,也适于当时的佛兰德斯:“贪婪占据了所有神职人员的心灵。由于利欲熏心,我们现在什么都看不见了。……现在处处在闹异端。听信了异端的人,都中风狂奔。异端虽然可怕,但它为害于人,还远不如生活糜烂的神职人员。……宗教改革应即从各位自身开始。”
希罗尼穆斯.博斯用这幅画告诉人们,这些愚人就是这样生活的:大吃大喝,打情骂俏,尔虞我诈,玩愚不可及的游戏,追求实现不了的目标。他们不正是都乘坐在这样一条人类愚蠢造就的、令人憎恶的破船上吗?波希的作品不但打动人心,而且能使人充分意识到其中的羞耻感。波希把人类内在的丑恶外化了。那些变形的魔鬼和丑类产生的效果,令人惊愕之余,看到了某种程度上的自我映射。
希罗尼穆斯·博斯的另一幅板上油画《死神与守财奴》的主题是争夺守财奴灵魂的斗争:守护天使试图把垂死之人的眼光引导到窗上那个小小的耶稣受难像上,但是守财奴没有理会,他的注意力被魔鬼送上的一袋金币所吸引。《死神与守财奴》是波希中期的作品,也是15世纪佛兰德斯画家坚持揭露人性愚昧与罪恶的一个典范。那时候,低地国家宗教派别层出不穷,波希所属的那个派别坚定地信仰早期基督教教义。贪婪和追求声色口腹之乐被列为最深重的罪恶,也是15世纪牧师讲道最常见的主题。保险箱在画面上的位置颇为醒目,因为它是守财奴的罪恶之源。守财奴似乎并没有看见地狱里来的那些令人憎恶的、恶毒的鬼怪正在他的保险箱里折腾。《死神与守财奴》这幅画对那些热衷于尘世物欲而至死不悟的人是个有益的警告。
博斯 -魔怪画作品
希罗尼穆斯.博斯特别以那些精灵魔鬼充斥画面的荒诞作品著称于世,如《圣安东尼的诱惑》。圣安东尼(约251-356),是基督教隐修院制度的创始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埃及。虔诚的隐土圣安东尼是波希恐怖的想像所能集结的所有诱惑和折磨的主题。邪恶隐伏于画面的每个角落,蛊惑人的女子藏在一棵裂开的树干中,怪物从一个熟透了的巨大水果中奔突而出。背景是狂烧的地狱,暗示着那些屈服于罪恶的人将面临的命运。这幅三联祭坛画的中幅,描绘跪在地上的圣安东尼被魔鬼们纠缠的情景。魔怪中一个脑袋有大鳍的男人,尾巴像凤尾船的鱼;还有长着山羊腿的鸟,有牛腿的壶,骑着老鼠的巫婆,头顶马骷髅的行吟诗人。这些形象虽然看似荒诞不经,可是对于波希的同时代人却是司空见惯。因为它们都和佛兰德斯的谚语典故、宗教轶事有关。波希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把这些想像中的魔怪画得极为生动可信,仿佛它们真的存在。波希以同样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将人与动物自然主义的生命要素赋予那些怪诞的“生灵”。在波希的笔下,梦魇般的形象似乎拥有一种莫可名状的超自然力。
希罗尼穆斯.博斯的画中往往包含着怪诞邪恶的成分,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的悲观看法,强调了邪恶的胜利。如《天堂、人间、地狱》三联画,关合后呈示的内容为“创造天地的第三天”。展开后,左翼表现天堂,上帝正把亚当和夏娃结合起来。中间一幅描绘人类无穷无尽、花样翻新的邪恶。
《天堂、人间、地狱》被认为是博斯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整个人类绘画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杰作之一。它在总体构图上是对称的,又分成许多区域来处理,体现着北方绘画细密繁复、曲尽其意的特点。池塘周围,裸体的男女在沐浴,另有一列裸体的人骑着动物,这些动物是真的动物与画家波希的梦幻结合而成的怪物。大钉与利刺从各个角度进入画面。前景上,两个裸体的人相互紧抱着在跳舞;一个窗户显示着夏娃的创造,暗示罪恶的起源;另一个窗户表现了接受永罚者的痛苦。渺小的人与硕大的怪兽交错杂处,鱼在天上飞翔,竖琴的弦变成绞索,人在玻璃钟罩里交欢……精致逼真的画技与畸形的想像融合无间。
《天堂、人间、地狱》有好多个摹本,画商希罗尼姆斯·德·科克又把它刻印成版画,老彼得·勃鲁盖尔很可能就是通过这些版画认识波希的梦幻主题并起而仿效的。右翼则是这种邪恶的大结局——下地狱。画家波希把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地狱》中描绘的景象、法国作家拉伯雷的《巨人传》乃至传闻中的东方春宫秘技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片恐怖的幻象:在交织的火焰里,孱弱的阴魂从树中流出;一把利刃从一只巨大的耳朵里穿出,巨耳把周围的小人碾成粉末;人们互相鞭笞;巨蚌把搂抱在一起的情侣夹在壳中……在电脑美术出现以前,这件三联画可以说达到了人类视觉想像力上的极致,其中充斥着令人大喜大悲的奇特感受。波希对人类丑恶习性的深刻洞察、尖刻嘲弄令人不寒而栗,层层叠叠的暗喻、哑谜和无法解说的秘密,使人觉得他更像一个巫师。
博斯 -艺术评价
博斯早期的艺术,具有稚拙和含蓄的个性;中期的创作,充分发挥了艺术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特别善于运用 幻想以此区别于重形象真实性的画家,他巧妙而滑稽地将写实与浪漫的表现方式结合起来,创造了既富于幻想又有真实感的 形象,用幻想的形象来赞颂生活美好的人和事,揭露、讽刺生活中丑恶的现象,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语言。他所创造的艺术形 象继承了尼德兰民间艺术中幽默和风趣的成份,同时还吸收了意大利、德国艺术中的精华。
希罗尼穆斯.博斯作画是凭着一股直觉的宗教感,怀有劝善惩恶的极大热忱。波希的灵感来自基督教教义,但在把这些抽象的东西转化为视觉形象时,波希又能灵活运用多种民间谚语、传说题材,使他的画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在平民性和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方面,波希无疑是老勃鲁盖尔的先驱,并在勃鲁盖尔的不少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波希与勃鲁盖尔共同为佛兰德斯绘画开辟了不同于凡·艾克的方向。但是波希的画中没有老勃鲁盖尔那种农村生活的现实气息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而是充满了心造幻境的虚无缥缈与宗教的说教性。这种宗教感似乎与西班牙人的民族精神更为契合,因而波希深受西班牙人崇敬,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特别喜欢波希的作品,曾把波希的代表作《干草车》《天堂、人间、地狱》三联画和《七大罪恶》挂在埃斯科里亚宫里。至今波希的大部分作品都藏在西班牙。